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沿江发展 见宋应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六章 沿江发展 见宋应星 (第2/3页)

会试,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他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会见闻。沿途他们经过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沿途他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

    除了《天工开物》这本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这些前世时已经失传的著作。

    宋应星和卢炳义不一样,他的涉猎更广,当然某一方面研究的没有卢炳义先生深入。而卢炳义对政治不太关心,宋应星却专门有谈论政治的著作《野议》。书中对为了挽救明末社会所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期望社会由乱而治,使国家转危为安,体现了宋应星还是忧国忧民的,可以看成是宋应星希望崇祯皇帝实行变法的万言奏议。书中有许多精辟思想:譬如认为社会财富是劳动创造的,增加社会财富就要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来提供丰富的劳动产品。这些思想已经非常先进了。

    张知木实在是很想见见这样的人。

    不过张知木对宋应星这样的,满心还对崇祯皇上充满幻想的人还是心里没有多大的把握,还是想听听他和卢炳义见面以后,谈完的结果如何,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他谈话。

    这两天,小红玉是缠着张知木陪她去逛街。由于这次杨玉琳没有跟来,张知木也要上街给小虎、小青买些礼物带回去。张知木就带着杨靖等人,跟着小红玉一起逛街买东西。

    小红玉一点看不出来刚经过一场磨难,满心欢喜的逛街买东西。她说:“张总,这回师傅可是听你的了。回到老家找了不少各种戏曲的戏班子,都要把他们带回窑岗去。在扬州也招聘了不少丝竹乐手。这几天够他们忙的。”

    “你也应该帮着你师傅忙才对啊。你现在也是窑岗文工团的副团长。”张知木说。

    “呵呵!师傅是能不让我操心就不让我操心。我看师傅越忙是心里越高兴。”小红玉说。

    不过逛了一阵儿,小红玉发现张知木只是给孩子买东西,说:“不对啊!张总。我看你怎么只给孩子买东西,没给嫂子和玉琳姐买东西!”

    “哎呦!我来扬州多次了给他们带的东西也差不多了。上次杨玉琳来更是买卖了好多东西,就象不要钱似的。”

    “不对啊!张总。我看你还是给她们买一些,你买的和她们买的不一样。”小红玉说:“我看你不像个不了解女人的人啊?”

    “我们是都是老夫老妻了,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张知木这样说,其实还是很佩服小红玉的,她提醒了张知木,女人是需要男人的关心的。

    这回可好了,张知木请小红玉帮忙,小红玉也不客气,杨靖他们开始大包小裹的帮着拿东西了。小红玉格格直乐说:“呵呵!这回嫂子和玉琳姐可是该谢我了。”

    因为张知木想让卢炳义和宋应星先谈谈,所以他也没到扬州码头去接他,卢炳义是直接就把宋应星接回家了家里去了。

    没想到的是,卢炳义和宋应星一直在他们家里谈了两天。

    第三天,卢炳义才安排宋应星和张知木他们一起见面。

    这次张知木很重视和宋应星的见面。地方选在了扬州分公司的会客厅。李茂和欧阳鹤、李云鹤一起来参加会面。阎伯驹和陆成祥都说有事不参加。张知木知道他们对于他们要谈的事儿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强求。卢炳义没有先回来介绍一下他们谈的结果,张知木觉得看来还没有啥结果。

    宋应星和卢炳义一进客厅,就让张知木觉得眼前一亮。

    宋应星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可是看起来根本不像,没有一点儿老态。双目很有神,这可能是长期好动脑的原因。前世的时候,张知木也见过许多做学问的人,并不是会如何养生,可是年纪很大了还是思想敏锐,头脑清醒。看来古今都有这样的人。

    今天宋应星一身便装,虽然他是位知府大人,张知木还是称他为先生。

    张知木施礼说:“我久闻先生大名,仰慕已久。今日一见十分荣幸!”

    “哪里哪里!张东家乃当世英雄,张东家的大名如雷贯耳。对您的和你们窑岗的事我一直在十分的关注。这两日听卢先生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我更是由衷的钦佩你们。今日能再次见到您,是小老儿三生有幸。”宋应星回礼说到。

    张知木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客套。可是听到宋应星的话,张知木判断,此人口次清晰,底气足,是个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的人。

    卢炳义又给宋应星介绍了欧阳鹤和李茂,大家客气一番坐下后。

    卢炳义说:“我和长庚贤弟畅谈两日,意犹未尽。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