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沿江发展 见宋应星 (第3/3页)
想到,张总说要见见长庚贤弟。害怕张总等急了,我就请长庚贤弟一起过来了。其实长庚贤弟也更想见见张总。”宋应星的字号叫长庚。
“多年前,有些困惑,我特意前来向卢先生来请教。上一次我们也是相谈甚欢,得到先生很多指点。可是这次来和卢先生交谈,简直让我震惊。几年不见,先生的见识和上次来时,完全不同了。上次我还和先生可以讨论一些问题,可是现在我只有聆听的资格了。”宋应星说得很诚恳,“可是卢先生说,他知道这点东西在张总面前,简直就不算啥。张总的学问,他今生是学不完了。我听完了简直就不敢想象。可惜我已经是快六十的人了,不然我一定会请求张总收我为徒,追随张总左右。”
“宋先生客气了。我读过您的《天工开物》。那简直是大百科全书啊。一个人有如此全面的知识实在是让我们万分的佩服。不过先生书中的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张知木觉得还是应该从学术上开始谈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张知木的话,立刻引起了宋应星的兴趣,“欧?张总。愿闻其详!”
“那我就试着说几件事情。你在《天工开物》的上篇《乃粒》卷中说,过作物栽培过程中可以用‘骨灰蘸秧根’的办法。其实要是让我来解释是这样的。因为骨灰里面含有磷,而磷是作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这种办法对作物生长有好处。我们现在正在准备用磷灰石生产磷肥。因为骨灰的来源实在有限,而磷灰石却是可以大量开采的。另外,我们怕麻烦的话,可以到南洋的海岛上,用船把大量的海鸟粪运回来,那里的海鸟都是食用鱼虾。它们的鸟粪是绝佳的磷肥。还有你说的用炉甘石和碳粉密封冶炼锌的办法,我们用化学原理解释是,这个过程是碳替换了炉甘石里面的氧化锌中锌,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挥发了,剩下了金属锌。”
“天哪。这些事情,我们都是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我虽然还听不懂你说的道理,可是我知道。如果这样的事情你们都能解释得通。那么卢先生跟我说的物理和化学,简直就太了不起了。”宋应星很感慨。
“其实,不仅仅化学、物理和数学。就是您在书里提到的育种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采用更科学的办法进行。我们现在的水稻亩产能有多少斤?”张知木问。
“水稻一般也就是二多百斤(十六两),三四百斤就算最好的了。”宋应星说。
“可是如果我们通过改良品种,完全可以将水稻亩产达到千斤以上。”张知木说。
“亩产千斤?”宋应星很惊诧。屋里的其他人也是吓了一跳,因为张知木以前也没和他们说过这数字。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杂交水稻育种,选育出来新型的高产的优势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水稻产量。”张知木说。
“杂交水稻?”宋应星不懂,其他人也不懂。
张知木觉得今天应该露一手,将从电视看到的,前世时袁隆平的办法给他们说说,“其实,不知道你们仔细的看到过水稻没有?水稻实际是开花自己授粉以后彩结果子,也就是稻粒的。每个花都有雄蕊和雌蕊。雄蕊上的花粉落到雌蕊上受精以后才能结稻粒。可是我们可以到海南岛去寻早一种野生稻,这种稻子是雄性不育,就是说他们不能靠自己给自己授粉结出稻粒来。这种雄性不育系的水稻,我们就叫做不育系。我们就可以选很多其他品种的水稻用他们的花粉给这种雄性不育的水稻授粉。这样就可以产出来新的品种水稻。这种新水稻种植后,产出水稻还是雄性不育的话,原来授粉的水稻就叫保持系。如果新水稻种植后,水稻不是雄性不育的话,就叫原来授粉的水稻就叫恢复系。我们可以用这三系水稻,进行不断的杂交,就一定会培育出来高产的水稻品种。”
宋应星和卢炳义大概听明白了张知木说的意思,宋应星问:“这培育新品种是需要很多年才行啊!”
“是要,需要一批人,能静心来做这件事儿。我们可以到海南岛去育种,那里一年产三季稻子。这件事儿虽然很难,可是要是成功了会救活很多人。农民也可以增产增收。”张知木说。
宋应星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听明白张知木所说的话,可是他从张知木自然流露出来的对天下苍生的关心和对农民收入提高的关注,还是让宋应星觉得这个张知木不仅仅是非常有学问的人,是仁慈善良的人。
他们这些人,从上午谈到中午,中午吃完饭又接着谈。从技术谈到政治,从政治谈到军事。都觉得相见恨晚。
张知木觉得要进入正题还是要从当前的形势谈起。
-------------
五线曲谱、振荡电路、剖腹产手术。郭守敬制造合金炮,关汉卿创作《西游记》。--《南宋记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