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权、利分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权、利分离 (第3/3页)

    至于这个主意会不会对霍海有影响,他也不管,那不是他的工作范围。

    这一次出的主意,虽然有点馊主意,但霍海还真有点心动了。

    是时候了结旧事了吗!?无论是董偃,还是匈奴单于?

    当然了,可不是说让董偃去把伊稚斜给抓出来。

    这个任务,最终还是属于大将军卫青的。

    只有卫青,能干这个活儿。

    不是因为这个活儿有难度,而是因为其他人没资格先动筷子。

    ……

    三十五岁的董偃,横刀膝盖上,坐在大漠间,一眼望去,只是远方部落的孤烟。

    董偃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那个讨喜的帅哥模样了。

    因为风吹日晒,董偃的眼角上有了皱纹,因为常年缺水,所以手掌上有了一些纹路,这些刀刻斧凿一般的纹路,隐隐有些泛黄发黑,就像一个多年老农手掌上留下的茧子并口一样。

    为了立功,为了封侯,董偃最开始压抑着害怕,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军人。

    然后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将士。

    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士,到现在这般,又花了几年。

    这一段时间,每一战,董偃必先冲上去。

    在脸上,背上,胸口,留下了刀口。

    如今董偃这副摸样,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董偃了。

    董偃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再当一个小白脸。

    有时候,午夜时分,董偃也会梦回当初贵族们围着自己转圈的日子。

    “校尉!”

    手下双手恭恭敬敬的把一份书信递到了董偃面前。

    看到书信上的字,董偃愣了一下。

    打开后,董偃也陷入了迷茫。

    其实霍海不想写这封信。

    霍海说自己不迷信,其实特别信命。

    就算宇宙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按照客观的物理规律运转的,霍海也认为命运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人,同样的智力,同样的生长环境,同样的读书态度,同样的一切经历,就因为运气,可能导致两个人的命完全不同。

    霍海对于命,很信。

    所以霍海相信,曹家和大汉,必然有点什么。

    也相信,董家和大汉,必然也有点什么。

    董仲舒的出现,让大汉走向了巅峰。

    董偃的出现,让脏唐臭汉风气彻底刹不住车。

    董贤这个断袖之癖的主角,直接让西汉完蛋。

    董后,汉灵帝的母亲,让东汉局势迅速崩坏。

    董卓,一曲西凉吹来的笛声,彻底的带走了整个大汉。

    从曹起,至曹终。曹前是萧何,曹后是孔明。

    大汉的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霍海对于这种感觉像是命运的安排的事情,是不想沾手太多的。

    但是霍海还是写下了书信,送给了董偃。

    董偃看完信,内心平静如水。

    董偃早就知道自己永远封不了侯了。

    整个草原上,或者说整个大汉,所有的军队全都在卫霍手中。

    长安时看起来什么卫青和霍去病争风,什么公孙家,什么李家,好像有很多人掌握着军权一样。

    到了边塞一看,刀全在卫霍手中。

    董偃知道霍海不想让自己封侯,自己就永远封不了侯。

    甚至因为感受到自己的必死之局,董偃还克服了怕死的情绪,才真正的成了合格的将士。

    但是到了今天,董偃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回不去了。

    这么些年的戎马,还怎么回去?

    都说一年良家子,一生汉军情,董偃远不止如此。

    一个堂堂正正,在战场上,和另一个男人战斗,杀死了对方。

    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不知道多少次的人。

    又怎么回得去做小白脸的日子。

    只是,长安有事情未能了结,董偃想要回去。

    书信中写了两条路给董偃选。

    等待卫青攻破龙城,让董偃跟着封侯。

    或是董偃直接回去长安,但从此以后公开离开窦太主。

    为什么会有选择二这个没有任何好处的选项?

    必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当然是不会写出来的。

    但看起来,似乎不用选也知道该选一。

    但……董偃选了二。

    把书信揣进怀里,董偃收起了刀:“我要回长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