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权、利分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权、利分离 (第2/3页)

了,如今的人,对于霍海,那叫一个讳莫如深。

    任何简单的事情,在普通人看来,就是霍海富有深意的神之一手。

    哪怕霍海出门吃个饭,也会被人理解为霍海要推动这个街区的发展,或者这种饮食的发展。

    仿佛霍海无所不能。

    刘鸿坪:“如果真要让普通人消除这种认为您无所不能的舆论氛围,就应该让大家看到您并不是无所不能。”

    “眼下只有一件事情能证明这一点。”

    霍海好奇:“什么事情?”

    刘鸿坪:“北平,董偃。”

    提到这个名字,霍海的回忆回到了好多年前。

    当时董偃和霍海发生矛盾。

    准确的说是霍海为了提高大汉贵族们的道德水准,坚决打击窦太主的情人董偃。

    刘彻打击了十几年的贵族那一堆破烂事儿,也不如霍海对着皇家最有权力的女人窦太主发难效果好。

    当初霍海宣称自己封侯后就要杀了董偃,把爵位舍弃不要,也要砍死董偃。

    于是董偃想要先下手为强,先封侯。

    结果却连续错过了好几次封侯机会。

    结果,霍海攻打匈奴,一战封侯。

    从此以后,董偃再也回不来了。

    他回不来不要紧,只要窦太主死了,一切就结了。

    结果就是,因为霍海的原因,大汉的医疗水平飞速提升。

    这几年过去,医生们甚至已经搞定了麻醉剂,乙醚,一氧化二氮,硝酸甘油,都已经出现了。

    如今长安最顶级的医院里面,已经掌握了真正的开腹手术了。而不是以前治疗阑尾炎时那样,头顶套个大钟,锤子一敲。

    虽然之前也有一些中药可以吃了后达到一定的安定效果,但那不能完全对抗太过强烈的疼痛。

    因为医学如此发展……窦太主远比历史上活得久。

    这位本来就是皇室中的超长待机,刘家本来就有这种基因,加上医学发展,直接让窦太主死不掉了。

    本来,有霍海拦着,董偃绝无可能进灞陵,如果窦太主死,董偃一定会更早死,而且尸体来不了长安。

    窦太主自己都很清楚这一点,这几年都没见过董偃。

    但,如今窦太主依旧还活着。

    不止窦太主活着,陈阿娇也还没死!

    只是,陈阿娇已经飞速的老了。

    再也没有重新出来的可能。

    没有孩子的陈阿娇,最终变得平和了,听说这两年爱上了养猫。

    要是刘鸿坪不提起的话,霍海几乎把董偃给忘了。

    “董偃……”

    霍海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如果董偃成功封侯,甚至没封侯回到长安,却屁事没有,那百姓自然知道霍海不是无所不能的了。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说实话,霍海对董偃个人没有什么意见,干他纯属因为风气不好。

    如今新学昌盛,道德是必修课。

    特别是这几年那些世界观正在塑造之中的小孩长大,别的地方不知道,长安的道德水平是飞速提升的。

    既然风气已经刹住了,是否可以放董偃回来?

    霍海手指敲打桌面。

    讲真,董偃恰恰就是霍海在暗中掌控一切的证据。

    因为只要霍海不松口,董偃把一切都赔上,都封不了侯。

    董偃在右北平,尝试过带兵去进攻匈奴单于本部。

    结果,在有指南针,有星象图,有老兵向导,有一堆匈奴向导的情况下,没找到匈奴单于部在哪儿。

    如果要让董偃封侯,那就让董偃去解决匈奴单于被蚕食剩下的最后一点东西。

    伊稚斜其实在三年前,就已经愿意跟刘彻投降了。

    但刘彻不要。

    因为伊稚斜如果投降,他还是匈奴的单于,是带着自己的嫡系兵马。

    这样的话,他就转化成了一大政治力量了。

    有了他这个旗帜,大汉好不容易制造的没有匈奴人,只有草原人,匈奴政权毁灭,就再也没有匈奴人的局面,不就白瞎了?

    所以,刘彻不接受伊稚斜单于的投降。

    这些年来,匈奴单于本部……这么说吧,大汉的牧场边缘,拿上最先进的望远镜,已经能直接看到龙城的匈奴部落单于本部了。

    此时霍海真的在思考可行性。

    刘鸿坪每次都是,只提意见,出主意,出完就不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