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再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再现 (第3/3页)

”在‘那处’之战中,《左传》中明确记载了:“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楚国守将大败之余,甚至狼狈的潜水逃亡。

    史载:“送伐黄,败黄师于碏陵。还,及湫,有疾。夏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诸夕室,亦自杀也,而葬于绖。”楚文王与巴国交战,大败之后,还没回到楚国,竟至暴病在外死于非命,巴国与楚国之仇怨,也自此始。)

    自楚国崛起后,便将首个目标定在了巴国身上,除了报仇雪耻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巴国的地缘格局外、因为食盐的争夺。

    自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三代的多番攻伐下,巴国不仅失去了本国的三大盐泉,就连国都亦为楚国攻破。

    屈原设身处地,此时若让巴国选择求援的国家,定会以秦为上,楚为下。

    “汝怕秦国出兵巴、蜀?”屈匄转头问道。

    屈原沉声道:“秦人贪婪,见此良机,想必不会轻易放弃。”

    屈匄摆了摆手道:“秦国而今兵分三路,国内已然空虚,如何顾得上巴、蜀?就算秦国出兵,也定然会分其主力,那我楚可随即应变,巴蜀可得便得,若是不得,那便从秦国哪里找回便宜。”

    屈匄说罢,随即下令道:“景翠!汝即刻分兵三万北上,联曲城之军,攻韩国,围雍氏(今河南禹县东北),削弱韩国援助秦军的力量。”

    “喏!”景翠拜道。

    屈匄继续道:“屈原,汝去一趟齐军大营,联络齐军,以攻魏之煮枣(今山东明南),以断魏国援秦之力。”

    “喏!”屈原拜道。

    屈匄说罢,停顿了片刻,随后嘱咐道:“事有不成,即刻归返。”

    “柱国是怕齐军不肯出兵?”屈原问道。

    屈匄点了点头,随即道:“昭睢,汝分兵三万,随屈原北上,以策齐军。”

    “喏!”昭睢拜道。

    “昭鼠,汝分兵三万,屯于汉中(上庸),待巴、蜀之动,趁势南下。”屈匄道。

    “喏!”昭鼠拜道。

    屈匄手指重重敲了敲几案上的堪舆图:“此战,秦国首尾难顾,良机已至,秦地可取矣。”

    众将纷纷作揖拜道。

    ……

    楚军出兵的同时,西南三国的使臣已经尽入咸阳。

    巴苴两国为求援,蜀国求其作壁上观。

    秦国近些年虽然接连败于三晋,国力大损。但此时对于三国来说,依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足以决定彼此的胜负。

    咸阳宫大殿。

    “宣,巴国使臣上殿。”宦者尖锐地声音大喊道。

    “巴国使臣,拜见秦王。”姬霍作揖拜道。

    作为巴国的公子,此次姬霍被委任出使秦国,可谓是艰难重重。

    而今蜀国使臣还在殿外虎视眈眈。

    嬴驷于王榻,扫视对方一眼,明知故问道:“公子此番入秦,有何见教啊?”

    近些时日,与楚国的战事已经搞得他有点焦头烂额,此时对于巴蜀乱战,他实在不怎么上心。

    姬霍拜道:“大王说笑了,蕞尔小国岂敢示教啊。目下巴国大难,臣来,是求大王的援助,以救巴人于战火之中啊。”

    嬴驷眉头皱了皱:“巴国灭充,我秦国未曾插手,此时巴、蜀两国交战……且,巴国与楚国有盟约,公子为何不去楚国呢?”

    姬霍似乎能听出了秦王的不耐烦,赶忙道:“巴、楚两国乃世仇,巴、楚之约只为停战,从无盟好之实,大王明鉴。”

    嬴驷摇了摇头道:“秦国刚与三晋攻伐,国力大伤,尚未复原,而今又逢秦、楚之战。此时远征,秦国恐无力援助……”

    姬霍大惊急道:“大王莫不是忘了,秦国与苴国定有防楚之盟啊。现在苴国和巴国一样,都有灭国之危啊!”(楚国拒旧庸国故地,置汉中郡,非是后世的汉中全地。后世的汉中现在属于苴国。秦国和苴国的同盟关系,便是防止楚国沿汉水北上。)

    嬴驷眼神微眯:“公子先行回驿馆歇息,待寡人廷议之后,再行回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