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義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義之师’ (第3/3页)

将,恐功高盖主啊,现在其又得燕民拥戴,怕……”

    田辟疆立即打断他,不悦道:“参匡章的奏简,寡人已阅,相邦就不必再言了。”

    “可……主将拥兵自重,王上不得不防啊。”田婴道。

    “寡人若是防他,又何必用之呢?”田辟疆道。

    “王上!匡章入齐之前便已投国无数,然而都未能侍国多长时间,若非先王辟其为将,他现在恐怕还是一丧家之犬。”田婴沉声道。

    “妄言!”田辟疆出声呵斥道:“汝怎可这般喻我齐之上将?”

    “臣弟失言。”田婴似乎也注意到用词不妥。

    这位擅权王弟心中的那些小心思,田辟疆也不愿意戳破,他随即缓缓道:“昔年秦国借道伐我齐国,先王便以匡章领兵拒敌,曾也有同汝一般的卿臣,言及匡章不臣之心,然结果如何,想必不用寡人多言。昔年匡章之母因顶撞其父而死,被埋于马厩之下,先王曾对其言:‘建功,则可为其母封陵改葬。’汝可知匡章是如何同先王回言的吗?”

    田婴只得摇头。

    “匡章言之:‘未得父命,不敢改葬母坟。’”田辟疆瞥了田婴一眼:“为人子,不敢违背死去的父亲,难道敢违背活着的君王吗?朝臣有什么猜忌大可让他们去说。但,卿身为齐相,切不可随意妄言!”

    田婴沉吟片刻,低首拜道:“臣弟明白。”

    田辟疆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说这么多,并未有怪罪对方的意思。也正是有这般衷心善妒的臣子,朝政之事他才能放心。

    然而身为一国之君,所思所虑自然要考虑全面,有的道理他自己知道便可以了,但绝对不能让臣子也知道、他知道了。

    匡章拥兵自重,的确有这个可能。但田辟疆也早已经有了对策。只是不便同臣下所言罢了。

    随即他岔开话题继续问道:“宋、越两国之战事,相邦如何看待。”

    田婴这次思慎良久,方道:“臣弟以为,宋、滕之战,我齐国已无需再大费其力。宋国必然是勾结了鲁国,方有我齐军泗北一败。而今我齐军主力尽在燕地,此时不虞再同宋国相持。可待我齐国功成,主力回返,不妨再同宋、鲁秋后相较。

    而越国攻伐莒地,之所以相持不下,除了楚军强悍,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地的莒人不愿意臣服于越人。而莒人古来与我齐人相好,莒地今虽属楚,但莒与我齐更亲。臣以为,此时我齐国可顺势插入楚、越两国相较,趁楚国无心东顾,将莒地再度并入我齐。”

    待田婴言罢。

    田辟疆抚掌欣慰道:“相邦所视与寡人一致。滕国弹丸之地,弃之无虞,然莒土所在之沂沭河谷皆膏腴之地,此时不取不符天意。但,此时我齐军主力毕竟在北,国内可调之军已然不多。还需一员良将,方可成事。”

    田辟疆说罢,转望向田婴道:“相邦可有举荐之人?”

    田婴沉默片刻道:“若争莒地,我齐国同楚、越的外交定然破裂,那便势必要一战功成。此时田盼和黔夫都在燕地,能委以重任者恐难数之。不如调田盼将军归国?”

    田辟疆摇了摇头:“寡人刚收到边境的急报,赵国已经向武遂增兵,所欲为何,还不清楚。大将军已让田盼拱守武桓。为防赵国,怕不能调田盼伐莒。”

    “田眄如何?”田婴再道。

    “眄子已年愈七旬,恐不堪劳师远征。”田辟疆道。

    田婴缄默不语。

    田辟疆笑道:“寡人倒是有一人选,或能担此重任。”

    “哦?臣弟愚钝,还请大王告知。”田婴疑声道。

    田辟疆眼神微眯:“相邦以为,田忌如何?”

    “田忌?”真是一个久违的名字,对于自己这位族兄的能力,田婴还是认可的,只是……

    只听齐王继续道:“昔年成侯(邹忌)与田忌不和,以谏言诬于田忌,田忌恐之,遂奔与楚。然楚国虽厚于田忌,封其于江南(湖北公安县),但田忌之心始终未忘母国。寡人前些时日,已经召其归国,而今应该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