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義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義之师’ (第2/3页)

‘正义’之师,高举戟矛,循循而入。

    城内的燕国百姓对于侵略者、齐军的到来,竟然没有丝毫的悲怯之态。

    他们站在刚刚饱受战火摧残的断墙残垣前,竟然做躬身之态,纳迎侵略者。

    匡章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下不禁嘀咕道:“民心可用矣。”

    齐国的正义之战,顺利程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行于燕境七十余天便拿下了除蓟都外的所有的城邑。而今的燕国,真的只剩下蓟都这座孤城了。

    就在匡章感慨之际,远处忽然奔来一骑斥候。

    斥候临近禀报道:“大将军,赵国已向武遂(河北武强县)、观津(河北省武邑县)二城增兵。”

    匡章闻言眉头皱了皱,身旁的田盼一脸不屑道:“赵人此时必然不敢袭我齐国,此次增兵河间,恐怕也是为了防止我齐军拿下了燕国后,转而攻赵。”

    匡章微微颔首,也没有反对。此时列国援助燕国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因为从名义上来说,齐国已经先一步占据了大义,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为了‘主持正義’才来燕国打仗的嘛。

    正義这东西,说起来玄乎,但实际上却关乎了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在这个‘遵义行礼’的时代,华夏列国开战往往都要先打一番嘴炮,为的就是争取让自己成为正義的一方。(蛮夷无所谓)

    譬如此次,齐国行‘正義之战’,燕国的平民百姓就表现的十分配合。因为他们认为齐国是来拯救自己的国家来了。

    若是齐军上来就烧杀抢掠,那燕人肯定不会配合,不要说七十天拿下燕国,就是七十年那也是痴心妄想。

    然而真正的目的,恐怕也只有正義使者自己知道吧。

    “还是不可大意,赵国虽然刚刚覆灭了二胡,但其国力,比之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时候绝对不可以出现任何的变数。”

    匡章虽然没有同赵军交过战,但从赵军这两年数次攻伐的战绩,他也能推测出来,现在的赵军,比往日秦军或许更可怕。

    思慎片刻后,他转而对着田盼吩咐道:“战阵之行力求百不失一,汝即刻分兵两万,增兵武桓。”

    田盼虽然不认为赵国此时敢战,但大将军说的确实有理,若是真让赵军过了易水,平原之上的齐军恐再无兵优。

    匡章再嘱咐道:“若赵军伐我齐城,田盼将军切记只守不攻,以待支援。”

    田盼郑重揖道:“大将军放心,仆在一日,武桓绝不会失。”

    匡章点了点头,拱手揖道:“珍重。”

    “珍重。”田盼回揖一礼,说罢便策马回行。

    匡章注视着田盼的身影出了城门,转身对着行军司马吩咐道:“传令于黔夫,立即对蓟都发起总攻。”

    “喏!”行军司马应道。

    ……

    “卿的意思是说…匡章有不臣之心?”田辟疆放下手中的简书,转头凝向田婴,神情中带着一股不悦之色。

    倒并非是因为田婴的谏言,而是刚刚奏简所述之事。

    齐国为图燕可谓是下了血本,高昂的通路费、倾国之战所需的辎重粮秣。

    然而燕国的战事倒是顺利,但齐廷上下对主将匡章的诽谤之语却也是不停。

    fo

    现在隔壁的宋国又趁机搞事,旦见齐国无心他顾,竟然举大军意图吞并滕国。

    作为泗上仅存的三国之一,滕国几经磨难、虽然现在的辖地也只剩下一个都城,但这滕国毕竟是作为齐国的附属国而存在的。若是眼睁睁的看着滕国被灭,那齐国中原霸主的脸面往哪搁。

    齐国东拼西凑下,临时聚集了一万齐卒,然而还没到滕境,就被宋军给埋伏全包了饺子。

    这些时日,田辟疆真的是心力憔悴,他已经有十数日没有去听过他最喜爱的竽笙大合奏了。

    “臣弟并非此意。”田婴摸了一把额上的虚汗,顿了顿道:“燕地已有大半在我齐军之手,而今燕人皆颂我齐军乃正義之师,臣弟怕的是……若再由匡章攻克蓟都,其身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