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九章 情景(万字更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九章 情景(万字更新!) (第2/3页)

权到我们手上了。”陈梓妍说,“其实江玉倩跟他们的合约签早了,她应该拖一拖,跟江军结盟,一起跟Parameter谈判,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拿到更好的片酬条件。”

    “玉倩姐现在更在意的还是这些项目吧。”

    “这倒是。”陈梓妍点头,“她面临的竞争也更激烈,其实还有好几个女演员在竞争。”

    陆严河说:“就是不知道《毁灭日》这部电影,他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顶替汤姆·菲尔顿的演员。”

    陈梓妍说:“其实,我有一个想法。”

    “嗯?”陆严河一愣。

    陈梓妍说:“你去客串过的《飓风2》的男主角,德里恩·迪伦,他也是达伦·威尔逊的客户,不是吗?虽然你没有出演《毁灭日》,但是,达伦·威尔逊是知道《毁灭日》这个项目的情况的。”

    德里恩·迪伦是好莱坞的一线大明星,出演了大量的商业片,票房巨星。

    陈梓妍说:“达伦·威尔逊其实很清楚,《毁灭日》是什么情况,如果说其他的经纪人真的在担心《毁灭日》这个项目不够好,达伦是不会有这些想法的。我打算提醒泽比·多伊尔一下。”

    “但是,像德里恩·迪伦这种级别的男演员,泽比·多伊尔难道之前没有想过去邀请吗?”

    “肯定请不动。”陈梓妍直言,“《毁灭日》虽然是个大制作,但是对德里恩来说,这不稀奇,你看德里恩最近这些年的项目就知道,他只参加两类电影,一类,是他自己可以参与控制的商业大片,另一类,是一看就冲着拿奖去的艺术电影。他本身是一个巨星,票房成绩很出色,另一方面,他其实也想要拿奖,得到演技上的证明。”

    “《毁灭日》也不是一个可以帮他拿奖的电影。”

    “但是,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入局的口子。”陈梓妍眼睛里泛起一抹精光,说:“《毁灭日》是一个好项目,对吧?虽然它不能够拿奖,但是我们都知道,它其实从剧作的角度,是一个很精彩的科幻故事。”

    陆严河点头。

    “绝对是一个及格的故事。”

    陈梓妍:“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达伦,说服德里恩·迪伦加入《毁灭日》,你说,Parameter是否会答应我们加入《毁灭日》这个项目?不以演员的身份,不以编剧的身份,完全以一个制片人的身份,同时,拿到一定的投资份额,当然,得是可以享受优先分红的份额。”

    陆严河惊讶不已。

    “啊?”

    最让他感到惊讶和疑惑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陈梓妍觉得可以通过达伦,说服德里恩·迪伦加入《毁灭日》?

    陈梓妍点了点陆严河。

    “你忘记你刚被达伦请去为爱德华·霍奇森冲奖站台的事情了?”

    陆严河瞬间恍然。

    ——德里恩·迪伦最近这几年接片子,只接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冲奖片。

    德里恩·迪伦想拿奖。

    而在达伦·威尔逊的眼中,陆严河具有能够影响学院数千名具有投票资格的成员里亚裔那一部分的力量。

    “你是觉得,这可以成为交易?”陆严河觉得怪怪的。

    “交易谈不上,但是,有这样一层关系在,再加上合作过《飓风2》,德里安·迪伦肯定愿意和你结下一个善缘。”陈梓妍说,“作为一个演员,你接一部电影,肯定会考虑方方面面的原因。《毁灭日》这个电影项目,各个方面都配得上德里恩·迪伦,只是缺乏一点让德里安·迪伦特别一定要出演的东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给德里恩加几个出演这部影片的理由,他答应的概率也要高很多。当然了,说这么多的前提是Parameter也认为德里恩·迪伦是最合适的那个人选,需要他们愿意为了争取他,来让我们入局。”

    “仅仅为了一个德里恩·迪伦,Parameter就会愿意让我们入局?”

    “《毁灭日》一波三折,遇到了这么多问题,难道你认为Parameter对它的信心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吗?这么大一个投资的电影,接近上亿美元的一部制作,他们肯定是希望能够有其他人来分摊风险的。”陈梓妍说,“对他们来说,第一,我们是非好莱坞系的资本,我们的入局对他们来说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第二,我们灵河制作的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加上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垂涎,让我们具有其他资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其中两个亚裔角色,他们都一直在从中国演员里面找人,基本上已经反映出来,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陆严河点头,赞同陈梓妍的看法。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去讨论德里恩·迪伦的事情。”陈梓妍说,“前提是,我们能够说服德里恩·迪伦。”

    “说服德里恩·迪伦,需要达伦出马。”陆严河回到了最开始陈梓妍说到的这一点上。

    “是的。”陈梓妍点头,“而达伦会告诉德里恩,出演《毁灭日》这个项目,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一个票房前景很不错的电影,一股在好莱坞虽然不算主流势力、但也可以在他冲奖的关键时候起到作用的力量,以及,一个备受瞩目的、打通了世界影坛各大派系、都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的友谊。”

    陆严河本来觉得听起来很扯淡的想法,在陈梓妍一层层的解析之后,突然变得具象化,而且似乎具有了切实的操作性。

    “我知道,很多时候,很多想法都很理想化,但你只有先想,再去做,才能知道你实际上会遇到什么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你因为想法很理想化而不去做,不敢去实行,那才是真正的停留在理想化。”陈梓妍说,“敢想,敢做,不然,好莱坞这人生地不熟、被别人制定规则的地方,猴年马月才能成功打入进去。”

    陆严河看着陈梓妍这胸有成竹的样子,真实地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同。

    一个人到底擅长什么,真的就看这个人敢在什么地方冒险就知道了,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不是一个赌徒。

    -

    陈梓妍果断地买了最近一张航班的机票,又飞美国去了。

    这一次,她是去见达伦·威尔逊的。

    绝大部分时候,其实一个艺人的不同经纪人之间,关系往往不会太好的。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艺人就是一块蛋糕。

    如果分给这个人的时间和利益多了,分给另一个人的就少了。

    这是竞争关系。

    但是,陈梓妍跟达伦·威尔逊之间的联系比陆严河跟达伦·威尔逊的联系要多多了。

    不仅如此,陆严河其实也发现,陈梓妍跟达伦之间似乎也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友谊。

    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陆严河敏感地感觉到,他们两个人其实都更把对方视为一个合作者,而不是一个竞争者。

    陆严河觉得,这主要还是因为一个的主阵地在中国,一个的主阵地在美国,他们其实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

    陆严河不知道陈梓妍去美国,是怎么跟达伦·威尔逊谈的。

    他这边已经开始准备下个月要开拍的《老友记》了。

    为此,陆严河把剧本又最后修改了一遍,跟白景年、胡思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了这一季拍摄的具体方案。

    去年是他们拍摄最轻松、愉快的一年,每周拍排练三天、实拍两天、休息两天的模式,剧组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舒服。

    他们今年也还是希望可以继续沿用这种模式。

    哪怕这种拍摄模式,会让拍摄成本增长不少。可是,这样拍摄,能够让每一场戏的节奏保持在最佳的水准,不会有赶工或者粗制滥造的痕迹。

    只是这样的模式,需要整个剧组所有人给出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全部投入到这部剧的拍摄中,尤其是在剧组现场工作的人员。

    这种模式跟平时一部戏三个月拍摄周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平时一部戏虽然整个拍摄周期是三个月,但每场戏的演员不同,演员们的具体拍摄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有个什么事情,要请几天假,这都可以协调。

    可边拍边播意味着,哪怕你高烧三十九度,因为拍摄的关系,你也必须在那一天,站在现场演这场戏。这对演员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的拍摄要高很多。

    当然,也只有《老友记》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部剧靠着前期的积累,基本上可以说,拍一部就一定火一部。

    哪怕是口碑崩坏的《六人行》第三季,收视率都崩成那样了,在广告商务和视频平台、海外流媒体等播放版权收益上,还是赚了个满盆钵。

    这部剧根本没有亏损压力,几个主创又达成了一致,要将这部情景喜剧,像过去那些老前辈砸春晚小品的本子一样去砸每一集的表演、台词,把它们打磨得足够好,才能够在大环境下,用这样一种“奢侈”的方式拍剧。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因为这是情景喜剧。

    基本上就那么几个场景,一集戏份拍摄下来,实际上用时只需要一天。

    要是《仙剑奇侠传》这种题材的戏这么拍,可能拍一年都拍不完。

    讨论下来,大家觉得,边拍边播可能确实还是周期紧了一点。

    像去年陆严河中间要去国外参加电影节,就让李治百来客串主演了两集。

    虽然效果也很不错,但毕竟陆严河少出现了两集,还是让不少《老友记》的观众有意见。

    白景年说:“我们现在一季是十六集,一周播两集,正常情况下八周播完,但一般中间都会赶上春晚节目或者是其他的情况,会延播个几集,最后播出的时间一般会拉长到十周,甚至是十二周。我们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不能够只给自己留两集备播,这样一旦真的有谁出了点状况,制作压力就变大了。”

    胡思维也很赞同,说:“我也是这么觉得,我建议至少要留四集备播。”

    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