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故乡小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故乡小沙 (第3/3页)

派,

    银涛俱萃於东溟;

    擢秀九峰,

    金刹忽标於彼岸。

    可惜的是吉祥寺在兴盛600余年后,于明朝初年毁于一把不明的大火。

    关于这把大火有很多说法,传的比较多的是下面这个版本:

    大明公主曾慕名前来吉祥寺烧香。为迎接大明公主,吉祥寺住持发动僧侣和小沙乡民,从码头到吉祥寺一路铺上石板。

    铺路包工头擅自把横铺石板(短石板)改为直铺石板(长石板),克扣石板款,中饱私囊。

    而吉祥寺的恶僧,贪公主美貌,巧设机关,私藏公主于寺内地道。

    圣颜大怒,命火烧吉祥寺。

    千年古刹毁于一旦。

    我一直在思考:那把大火烧毁的,何止是一个寺庙,那是明朝海禁前,通过600年的发展,带有明显小沙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和文明!

    除了那寺庙,小沙还出过为民请命的好人一一王国祚。

    明洪武年间,因大臣汤和的片面奏词,明太祖朱元璋下旨迁昌国(今舟山)46岛居民入内地。

    不愿背井离乡的百姓四处躲避,一时流离失所,人心惶惶。

    王国祚认为,翁州(今舟山)兴废关系到海疆安全,海疆弃守则海盗骚扰沿海,内地的盗贼亦易流窜海上。展复翁州,实为保全内地。

    王国祚历尽艰辛,只身上金陵(今南京)面见太祖皇帝,力陈昌国不可迁徙、翁州不可弃守之理,倡议留下乡民与官兵同守,得到太祖采纳。

    王国祚回乡传太祖旨意,经办海禁的官员认为国祚造谣,将其擒至金陵,经报太祖同意放回。

    昌国八千多人方得以安居乐业。

    百姓感佩,尊称他为“复翁先生”,并在其住处建“复翁堂”以纪念。

    我慢慢明白,小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有着深厚而发达的人文根系,有待我们去挖掘、去了解、去体会。

    难怪著名作家三毛,来了一趟小沙,便捧了一把乡土,跪在生养过祖辈的土地上,淌着眼泪反复唸叨:

    我的故乡是小沙,我的根在这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