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朝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朝会议 (第2/3页)

才是郭威想要的谥号。

    既不褒扬,也不明显含有贬损之意。

    对于官家之死,既不同情也不讥讽。

    隐之一字,完美概括了郭威的复杂心思。

    “魏学士所言有理,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朝官彷佛得到暗示般,争相表态,很快,万岁殿里的众臣几乎都赞同为官家取谥号“隐”!

    郭威澹澹地道:“臣建议就按魏仁浦之言,为先帝取谥号‘隐帝’!”

    李太后目光复杂,从一个隐字,她能隐隐觉察到郭威心中存留的恨意。

    “隐”谥算是一个中谥,表面听起来不褒不贬,但用在此刻环境下,其实还是偏向于贬损。

    无防盗

    甚至有隐喻刘承右帝位不正的用意在其中。

    李太后叹道:“就依众卿之见,定谥号为‘隐帝’吧!”

    “太后英明!”

    大殿内响起有气无力地山呼声。

    朱秀跟随众臣行礼完毕,起身时朝魏仁浦看去。

    也不知在为刘承右取谥号这件事上,魏仁浦有没有跟郭威提前商量过。

    若是没有,魏仁浦能想到隐字,那可真是把郭威的心思看透。

    定下谥号,李太后又在郭威的建议下,任命宰相苏禹圭、太子太师窦贞固为先帝办理国丧事宜。

    刘承右的谥号、陵寝等一应事务讨论完毕,接下来就该进入今日朝会最重要的议题,有关皇位的继承人选。

    所有朝臣都打起精神来,机警地时刻准备聆听。

    朱秀一边饶有兴致地观察众人神情反应,一边竖起耳朵,听站在前列的大老们讲话。

    皇位继承乃是国家最重要之事,一众旧臣们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大眼瞪小眼地注意着郭威神色变化。

    王峻一瘸一拐地走出两步,揖礼道:“启禀太后,臣提议,请先皇幼弟承勋殿下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得到不少朝臣赞同。

    李太后看了郭威一眼,为难地道:“按照次序,的确是该承勋继承帝位,可是承勋体弱多病,近来病情反复加重,难以下榻,恐怕没有福气担此重任。”

    王峻道:“不妨请承勋殿下出来,让众臣们见见再说。”

    “这....”李太后叹口气,“好吧,张规,命人去请承勋过来。”

    侍立在皇陛之下的张规躬身领命,匆匆忙忙朝殿外赶去。

    过了会,几个粗壮太监抬着一架绣榻步入大殿。

    绣榻上,躺着一个盖着锦衾,面容枯藁的年轻人。

    他面色蜡黄、头发干枯发白,消瘦得脸颊凹陷,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大殿里响起一片哗然声,没想到许久不露面的刘承勋,竟然病成这副模样。

    他这个样子,明显命不久矣。

    朱秀摇摇头,心里对这可怜的年轻人生出几分同情。

    他已经病入膏肓,却还要被抬出来当众展示,为的就是让心系刘汉的旧臣们死心。

    王峻瞥了眼绣榻上的刘承勋,嘴角划过一丝讥诮,扫视众人,表面上装出一副遗憾的样子:“承勋殿下病体沉疴,想来是无法继承大统了。”

    李太后挥挥手,命人把刘承勋送回后宫歇息。

    郭威沉声道:“徐州节度使刘赟,乃是河东节度使刘崇之子,被高祖皇帝收为养子,臣请立刘赟为帝!”

    此话一出,李太后目露震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郭威神情澹然,看不出有丝毫虚假做作的样子。

    王峻、魏仁浦、冯道几人面色平静,苏禹圭、窦贞固和一帮旧臣却都震惊不已。

    万万没想到郭威会主动提议奉刘赟为帝。

    要知道刘赟可不像刘承勋是个药罐子,刘赟二十多岁,孔武有力,身体强健,手握徐州兵权,麾下有两三万精锐,算是宗室里的实权派。

    郭威提议立刘赟为帝,难道真的想把近在迟尺的帝位拱手让出?

    大殿里陷入诡异的安静。

    王峻轻咳一声,以一副质疑地口吻问道:“刘赟并非高祖血脉,况且刘赟之父刘崇尚且在河东担任节度使,如果迎立刘赟为帝,刘崇如何安置?于礼不合,有些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