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3章: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 (第3/3页)

中矩。

    依旧是求一个稳字。

    其实现在这些民生、军政、律政题,对林逸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他还是非常认真作答。

    中午蹭了一顿饭。

    如果想入茅厕,有太监领着去旁边解决,有马桶,殿试不刷人,也不怕他们作弊。

    如此到了傍晚。

    考官宣布答题结束,所有人交卷。

    蔡京朗声道:「今日考毕,后天诸位再来皇宫,当庭宣布排名,老夫在这里先恭喜诸位金榜题名。」

    「谢老大人。」

    「谢相公。」

    进士们出了皇宫,林逸回到客栈。

    掌柜的看到林逸送上一堆喜话,林逸笑着让他准备晚饭,到今日,一切尘埃落定,就等明日结果如何了。

    不过他觉得应该差不太多。

    头甲不敢说一定。

    二甲绝对稳妥。

    ......

    皇宫,

    赵佶正在画画。

    桌上已经画了好几张,用各种不同角度表现诗中的意境。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鸟鸟,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可总感觉每一张都差点意思,达不到诗词中那种孤寂漂泊,心无所依的境界。

    蔡京带着礼部尚书过来。

    看了看宋徽宗的画,恭敬道:「官家,殿试卷子已经判完,选出一甲三人,二甲二十人,三甲一百四十二人,四甲八十五人,五甲三十六人。」

    大宋开国时,定三甲进士制度,后来有所改变,变成五甲,等到了元、明时期,又变回三甲。

    学识优长、词理精绝为一等;才思博通、文理周密为二等;文理俱通为三等;文理中平为四等;文理疏浅为五等。

    按照等第不同,合格进士的称呼也相异,一、二等赐进士及第,一甲前三人又有专属称呼,曰状元、榜眼、探花,三等赐进士出身,四、五赐同进士出身。

    赵佶接过名册看了看。

    第一眼就看到了林逸的名字,明晃晃排在第一位,第二名何粟,第三名黄琚。

    二甲傅崧卿、钱唐休、杜师文、陆长民......。

    旁边礼部尚书捧着一摞卷子,则是一甲二甲的卷子,后面三四五甲那些,连让皇帝御览的资格都没有。

    赵佶要过前三名的卷子,并排放在一起,只能说林逸的字不管写什么都那么让人赏心悦目,至于文章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第二名何粟和第三名黄琚也都是大才。

    赵佶点点头。

    「可以,就这样排吧,其他等次我就不看了,也按照你们定的来吧。」赵佶道。

    都说皇帝一言九鼎。

    可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下面的这些人。

    皇帝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去管理所有事情,再加上宋徽宗这种基本不管事的,自然会造成以蔡京为首的六贼四恶把持朝政。

    其实现实远比六贼四恶更严重,通过他们把持朝政提拔上来的人,也全都是他们的党羽,势力已经遍及整个大宋。

    也即是说,病毒快速蔓延,白细胞逐渐减少,最后终于被病毒完全吞噬,偌大帝国才会轰然倒塌。

    ......

    第二天。

    有人来客栈找到林逸,送上袍子帽子,这是开榜当日穿的,袍子是白袍,帽子是飞翅帽,并有人给林逸讲解了当日唱名的过程和诸般礼仪。

    第三日,

    红日初升。

    集英殿外广场上,二百八十六名考生等待宣布次第排名,这次的排名,可以说关系到他们今后人生的起步和高度。

    大宋国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读书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也让文臣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当然,

    文治武功,

    文治太兴,另一方面也就代表了武功衰弱。

    今日,

    场面非常隆重。

    宋徽宗坐于殿内龙椅之上,宰执、中书、殿试官等大臣分列于殿内,其余大臣和林逸他们这些新进进士则在殿外等候。

    此外参加这次唱名的,除了文官大臣,还有宗室皇亲、军方重臣,各种蟒袍、紫袍一大堆。

    林逸对这些人基本上都不认识,不过不妨碍他悄悄打量,并把他们的样貌全部记下。

    唱名开始。

    宋徽宗在殿内御笔写下一甲一名的名字,宣旨官拿着皇榜快速出殿,站在台阶上展开黄卷。

    这一刻,

    所有人的视线全都看向宣旨官。

    「政和五年,乙未进士一甲第一名,林逸。」

    整个大宋金字塔顶尖的那些人,此刻目光全都看向林逸,林逸本就站在队伍第一排,而且身材魁梧,超过所有考生,所以愈加显眼,现在林逸高中状元,人们看向他顿时感觉他整个人都散发着金光。

    林逸出列感谢。

    「谢陛下!」

    这还没完,

    林逸高中第一名状元的消息,有专人拿着「号纸」跑到东华门,东华门是大宋皇城的东门,而东华门外就是都城汴梁最繁华的所在,科举考试是大宋三年一度的盛世,会有无数人在东华门等着唱名,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头。

    这就是「东华门唱名」的由来。

    高台上。

    官员打开号纸再次大声念出。

    「政和五年,乙未进士一甲第一名,林逸!」

    现场顿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而在一个地方欢呼声最是热烈,而且娇声燕语,看过去全是美女,正是好多青楼的姐儿美女们站在那里,不下百多人。

    林逸风流之名。

    那也是闻名汴京的。

    现在又高中状元。

    从今日起,林逸之名必将将名传天下。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COM-到进行查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