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64章:帝王考成法?朕欲跳金水河(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064章:帝王考成法?朕欲跳金水河(大章) (第3/3页)

看完后,立即递给沈念。

    这份奏疏是户部尚书王国光的请辞奏疏,他刚在本月初九请辞过,小万历未曾同意。

    张居正的票拟是:户部责重,部堂功高,先不允。

    虽说王国光已经六十四岁,但当下的精神状态甚佳。

    饮酒吃饭纳妾,俨然不弱于五十岁的中年人。

    另外,大明朝的高官,向来都是干到干不动。

    比如,严嵩八十岁还在首辅位上;徐阶六十五岁还忙着为隆庆皇帝撰写登基诏书;比王国光小一岁的高拱若不是被迫致仕,没准儿现在还在内阁叉腰骂人呢!

    依照王国光这个年龄,这个精神状态,以及当下受重用的情况,再干五年,入阁然后再加封太子太保,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之所以请辞,不是不恋权势,不是不想更进一步。

    而是户部尚书这个官,实在太累了。

    户部,大明朝的钱袋子。

    官员俸禄、边关军响、屯田税收、赈灾储粮、印钞矿藏,地方上的盐税、输解、交纳等各种费用,都全归户部负责。

    自考成法施行以来,因将收缴田赋放在首位,使得户部的工作量翻倍,王国光主户部事已五年有余,故而想要歇一歇。

    沈念不知申时行和王锡爵的联名奏疏与王国光的请辞奏疏有何关联。

    “你们可看明白了?”小万历问道。

    冯保先是看了一眼门外,然后道:“陛下,您……您是说,这是……这是……”

    “对!对!”小万历郑重地点了点头。

    二人这番对话,没有任何实际内容,沈念先是有些发懵,但朝着外面一望,顿时明白了。

    小万历是觉得张居正在考验他。

    这两份奏疏合起来,乃是张居正为他上的一堂奏疏批阅课。

    小万历猜想。

    张居正的意思是——

    小皇帝若为贤君,若想留下王国光,那就必须以身作则,准许王锡爵和申时行的联名奏疏。

    反之。

    若小万历认为自己很累,不宜再加课业考核,那驳斥王国光的请辞奏疏就有些勉强。

    皇帝,必须以身作则。

    正确的做法是:驳掉张居正在申时行和王锡爵奏疏上的票拟,同意张居正在王国光请辞奏疏上的票拟。

    沈念觉得小万历已经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

    但细细一想,张居正不止一次在奏疏票拟上考验小万历。

    比如,小万历若一味地同意阁臣票拟,张居正就会旁敲侧击告诫为君者要有主见或批阅奏疏要认真;小万历若要反驳阁臣票拟,但反驳的又没有道理,张居正还会旁敲侧击地批评他没有用心学习。

    内阁这群糟老头子,为了防止小万历亲政后被文官们欺负,现在是变着方法手段欺负他。

    这种真假莫辨的奏疏解读方式,都是跟着小万历的爷爷学的。

    想一步是错,想两步是错,想三步可能也是错,但至少能证明自己有头脑。

    这三年来的惨痛教训。

    让小万历时刻警惕着票拟里的陷阱,以防因不谨慎而再被教育。

    小万历见沈念也明白了他的猜想,不由得压低声音,问道:“二位,该如何解,若……若将考成法用在朕的身上,朕……朕……立即就去跳金水河!”

    在冯保与沈念面前,小万历还是挺霸气的。

    但若李太后和张居正有一个站在这里,他都不敢如此说话。

    沈念的脑袋快速旋转起来。

    他并不会因私护着小万历,而是觉得此“帝王考成法”,绝对不能用。

    用完之后。

    小万历要么英年早逝,要么亲政后彻底放飞自我。

    这群学霸根本不会讲学,完全是想将好东西一股脑儿地朝着小万历的肚子里塞。

    一旁。

    冯保眼珠一转,看向沈念,道:“沈检讨,你向来有急智,想必定能为陛下想出万全之策。”

    听到此话。

    小万历一脸期待地看向沈念,而沈念恨不得立即将冯保扔进金水河。

    这老东西的甩锅术,已练得炉火纯青。

    沈念缓了缓,为了避免小万历被这群聪明人教成傻子、疯子,想出了一个尚且可行的应对之策。

    他靠近御案,与小万历和冯保小声耳语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