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4章:帝王考成法?朕欲跳金水河(大章) (第2/3页)
台被驱赶出了京师。
他跪在永定门外,屎尿满身,不停叫喊着:“臣不谏了!臣不谏了!”
他名声已臭。
想要重回仕途,除非凭借一己之力将北境的敌虏全灭掉。
此事对朝堂百官都是当头棒喝。
以后谁再想邀直名,走仕途捷径,大概率就是这个下场。
……
小万历与张居正对沈念的表现尤为满意。
前者以沈念讲学有功,赏银二十两,白梅花瓣碗四个。
后者则在内阁当着六部堂官的面儿,毫不避讳地说道:“沈子珩,当朝青年官表率也。”
此夸赞,那可是能传遍大明的。
当下的张居正。
最不喜的就是官场上“和光同尘、明哲保身,宁可无功,不能有错”那一套。
沈念的冲劲,甚得他心。
刘台之事结束后。
大明百官的事务重心再次落在新政与小皇帝的课业上。
……
二月十二日,经筵春讲,再次开讲。
三大阁臣、六部堂官、众日讲官、展示官、鸿胪寺礼仪官等,乌泱乌泱一百多人。
当然。
有八成官员的任务是待经筵官进讲完毕后,享受小万历的赐宴。
经筵日,又被誉为吃经筵,便是这个缘由。
……
二月十五日,日讲课间隙。
小万历于偏殿批阅奏疏,李太后因身体有恙未曾垂帘于后。
冯保站在一侧,随时准备着听小万历之言批红。
负责兼记起居的沈念待在稍远处。
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等人在外休息,等待小万历召对。
当下,小万历越来越离不开沈念。
一方面是因沈念博闻广记,对政事甚是通晓;另一方面是沈念答疑解惑不吊书袋子,能让小万历迅速听明白。
故而,沈念或为经筵官、或为日讲官、或为记注官,几乎每天都在小万历旁边。
这时。
小万历在看到一本奏疏后,面色突然变得愤怒起来。
沈念能察觉到,他咬着后槽牙,几乎想要将奏疏撕碎。
这种表情非常少见。
此种状态持续了约有十息后,他看完奏疏,抽出最后面的阁臣票拟,脸色才逐渐缓和了一些。
冯保连忙道:“陛下,没事吧?”
小万历摇了摇头,道:“无……无事。”
然后,小万历将那份奏疏放到一侧,没有指使冯保批红。
唰!唰!唰!
小万历继续批阅奏疏,不多时又皱起了眉头。
他看完手中奏疏,想了想,道:“大伴、沈检讨,你们过来看一看这份奏疏。”
当即,小万历将奏疏先递给冯保。
冯保迅速浏览完毕后,将奏疏交给了沈念。
沈念仔细一看,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他终于明白小万历为何气得将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
此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和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的联名奏疏。
二人认为,考成法亦可用在小皇帝身上。
他们建议对小皇帝的课业可采取月月小考,半年一大考的方式,由翰林院与国子监共同出题,内阁审核,根据小万历的表现设置课程,二人还将大明科举的那套形式用了进来,什么样的试卷相当于院试、乡试、会试等,写得甚是详细,意在将小万历培养成尧舜之君。
这俨然是让小皇帝月月享受科举考试般的折磨。
角度刁钻,用心良苦,但唯有勇气可嘉。
张居正的批复是:上课业甚重,暂不可行。
沈念看到张居正的批复后,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不愧是首辅,还是有分寸的。
真要将考成法用到小皇帝身上,让他月月有考,完不成任务便惩罚,那待小万历亲政,先废掉的就是考成法,然后大概率能将朝堂掀翻天。
二人的忠心,日月可鉴,但他们忽略了小万历不过是个不到十四岁的孩子。
沈念见小万历看向自己,连忙道:“陛下,首辅批复得对呀!”
小万历微微撇嘴。
“你们再看看这道奏疏!”
小万历从御案上又拿起一份奏疏,递给了冯保,冯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