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5章 立功绝域王忠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75章 立功绝域王忠嗣 (第2/3页)

如有遗失则治罪。”

    “因此士兵相互监督,全军武器军备充实,井井有条。”

    “从朔方郡到云中郡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上,他的军队在要害处开拓旧城,或修筑新城,把疆土拓展数百里;”

    苏轼:王忠嗣,初名王训,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

    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义子,赐名忠嗣。

    长大后的王忠嗣雄毅寡言,有武略,喜爱谈论军事。

    唐玄宗特别器重他,并预言后日尔必为良将。

    27岁的王忠嗣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玉川战役,率300轻骑偷袭吐蕃,斩杀吐蕃上千人,导致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因此一战成名。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议说王忠嗣富於才干,杜希望奏请朝廷,朝廷下诏追召他赶赴河西,进军攻取了吐蕃新城。

    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

    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早晨逼近官军阵地,唐军寡不敌众,全军都很恐惧。

    王忠嗣单骑挺进敌阵,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吐蕃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从侧翼袭击,吐蕃军大败。

    由于战功显赫,唐玄宗下诏授予左金吾卫将军,不多久又兼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

    王忠嗣率十万骑兵北伐契丹,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将奚和契丹的二十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奚、契三十六部全部向唐军投降,之后几十年不敢作乱。

    此时突厥叶护刚刚发生内乱,王忠嗣率强盛军队以威震慑,乌苏米施可汗害怕请求投降,却变化拖延不到。

    王忠嗣于是在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三个部落之间使用反间计策,攻打米施可汗使之败逃。

    王忠嗣于是出兵讨伐,夺取其右厢而归,其西叶护及毗伽可敦、男西杀死葛腊哆,率领其部落一千余帐进京朝拜。

    从此塞外安定,突厥不敢来犯。

    唐高宗初年在疾陵城设有波斯都督府,唐玄宗为制定在中亚抵制大食东扩的战略。

    问道群臣西域诸国道里远近,做为鸿胪卿的王忠嗣对唐明皇讲述往大食去的里程甚详。

    唐玄宗命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

    一人佩四镇之印,拥兵近三十余万人,掌控万里边疆,这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这一年,王忠嗣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并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全歼吐蕃残部,斩两吐蕃王子,俘虏了八千名依附吐蕃的吐谷浑军,迫使吐谷浑降唐。

    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

    王忠嗣又千里奔驰,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吓得大食从此宵遁,不敢再来招惹唐军。

    这一时期,大唐威震八方,四海畏服。

    “自唐朝名将张仁亶之后四十多年,王忠嗣继承其遗志,安定唐朝北部边境,塞外蛮夷部族都不敢发动战争。”

    “天宝五年正月,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兵败,朝廷任命王忠嗣持节充任西平郡太守,掌管武威郡的事务,同时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

    “不久,王忠嗣又权知朔方、河东节度使的事务。”

    “王忠嗣在朔方郡、河东郡时,每次边关互市,他都提高马匹的价格,胡人听说之后,争相将马匹卖给唐军,王忠嗣全都买下来。”

    “因此胡人的马匹变少,唐军马匹雄壮、军备充实。”

    “王忠嗣配佩戴四方将印,控制疆域万里,全国的精兵重镇,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自从唐朝开国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后来,王忠嗣又升任鸿胪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其他官职如故;他的儿子也被授予五品官职。”

    “王忠嗣多次与青海、积石的敌人交战,都取得胜利,又率军在墨离讨伐吐谷浑,俘虏了吐谷浑的全部人马,凯旋归来。”

    “之前,王忠嗣长期驻守在河东郡及朔方郡,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