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太学,开办官方学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太学,开办官方学院 (第2/3页)

自然都得有,太学院于是就在老曹的张罗下开始重建了。

    自从那天与蔡琰一番深入交谈之后,曹操整个人犹如焕发了第二春一般,变得龙精虎猛,干劲儿十足!

    回到许昌后,曹操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文化教育这一块儿的事情,想来是在跟蔡琰的交谈中,对方提及了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这本来就是曹操将来会做的事情,只是现在稍稍提前了一些。

    重开太学,明面上这是重振天子威仪,提升汉庭在士人心目中地位的一件好事,但实际上这也是曹操与陆彦密谋瓦解世家知识垄断的第一步。

    太学生的来源最初有两种:一是由太常直接挑选“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二是由地方举荐“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其对象便是民间子弟。

    直到西汉末年以后才有要求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授业的情况。

    但这些人自幼养尊处优,又以通过特权赋予的“荫子”途径做官,对入学学习多缺乏热情。

    而民间子弟入太学,既可以免除徭役赋税,而且还能以此作为晋身之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不过以前的太学虽不收学费,但生活费用仍需自理,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靠劳动谋生来维持学业。

    曹操用考试取代旧时挑选和地方推举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公平性。谷霫

    不过他目前只能在自己治下开展,组织考试,也就是兖州、颍川和徐州境内通过考试来选拔学生进入太学。

    不仅是入学的方式有重大变化,太学教授的内容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除了依然会教《易经》、《诗经》等经典外,还会开展军事、内政等更多的课程。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虽然民间早有私学,但私学无论规模和稳定性都不太好。

    因此在太学重建之时,曹操治下各地也会同一时间开启官方学院。从稚童开始,务必寻求每一阶段都有对应的课程,让孩子到少年再到青年都有书可读,有路可寻。

    由于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