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将相和,刘封与诸葛亮论势(6k) (第2/3页)
独善其身。
要制人心,需有法度,法度不明,人心难制。
孤将敢于直谏的虞翻和费诗留在身边,是孤对自我的约束;今日与丞相的提议,亦是孤对自我的约束。
君贤将相和,方能强国盛国,孤请丞相深思。”
刘封的志向和真诚,让诸葛亮也不禁凛目。
再回想近年来刘封的所作所为,诸葛亮不由沉默。
将心比心。
一直被视为刘备继承人的刘封,忽然被告知继承人改立成了刘禅,这心路历程又将会有多么的煎熬?
不是谁都能想明白的!
然而。
刘封想明白了!
兄弟阋墙,自取灭亡。
前有袁绍三子,后有刘表二子,皆是兄弟不和而引起内部文武明争暗斗,最终如一盘散沙的被曹操击败。
刘封不仅想明白了,还主动的去增加刘禅的威望,要让刘备阵营的文武都明白刘封刘禅“兄友弟恭”。
再大的势力若不能将力量揉成一股,都只是散沙。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由叹了一声,向刘封拱手一礼:“燕王志存高远,是亮浅薄了。燕王欲让亮,培养何人?”
刘封复笑而道:“除了调拨至丞相府的马玉和董恢外,再加两人,新城太守邓范、新城农都尉邓艾。”
诸葛亮微微惊讶:“马玉、董恢和邓范,皆是良才,亮也不会藏私;不知这农都尉邓艾又是何人?”
刘封起身,自书柜上取出一卷竹简递给诸葛亮:“新野人邓艾,也是邓范的族弟,自小被迁徙去了襄城为屯田民,虽然出身寒微,但不以为耻,勤勉苦学,终有所成。
又因为人口吃,而不被重用,只当了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孤听闻后,就设法将其寻回。
这是邓艾勘察汉水沿岸田地后写的《济河论》,丞相可先观之。”
《济河论》的大意就是:建设水利工程、优化屯田制度、协同经济军事、联动军事驻防,核心就是“以农养战,以战促统”。
这是邓艾花了大半年时间仔细勘察的汉水地理、地貌、田地、水利工程等等,又根据当前局势0总结而得。
仔细看了《济河论》,诸葛亮更是惊讶:“此子真的只是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有如此才学,燕王殿下可直接用之,何须亮来培养?”
刘封轻叹:“成大事者需有大器量。邓艾虽有大才,但也如同一柄无鞘的双刃剑,精于锋芒而疏于藏锋。
出身卑微兼之口吃缺陷,让邓艾即便学有所成也常被人嘲讽轻视,若不能善加引导,今后必会急功近利而害人害己。
丞相与邓艾,皆是受战祸而流离他乡,又都勤勉求学而成大才;然而丞相之才胜邓艾十倍,却无邓艾半分锋芒,更善与人相处。
足见丞相器量,世之罕见。
倘若邓艾能跟着丞相,学会成大事者的器量,学会如何藏锋内敛,今后北伐中原,定也能成为一员大将!”
邓艾有大才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邓艾的出身、缺陷和遭遇,让邓艾长于军事而短于政治,可以说是高配吕蒙,若不能看稳就容易坏事。
身为司马懿的门生,不论怎么看,邓艾都是不会背叛司马昭的。
然而司马昭刚弑帝,正需要灭国大功,这才让钟会邓艾伐蜀。
钟会是大家族出身,对司马昭的心思自然也猜得通透,八成是在等着司马昭来收最后的功劳。
结果邓艾哐当一下就将把蜀灭了,然后又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做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更是向司马昭要兵要粮,要一举灭了吴国。
邓艾想的是:司马昭以后就是天子,我就是邓禹。
想法虽然没问题,但也会沦为政敌的攻击理由。
邓艾压根就没想明白,司马昭那个时候还不是天子呢!
你邓艾想当邓禹,难道当的是大魏的邓禹?
气得司马昭直接将邓艾召回受审,结果中途又出现变故,先有钟会谋反,后有卫瓘想独揽大功,以至于邓艾最终被卫瓘派人偷偷斩杀。
死法跟魏延都差不多,都无叛心,却因不懂藏锋内敛、不懂权斗险恶而枉送了性命。
刘封既用邓艾,自然也不希望邓艾走上老路。
让邓艾去当诸葛亮的门生,既能补全邓艾在政治上的短板,又能促使刘封跟诸葛亮间的将相和。
同样也是在施恩威于邓艾。
出身寒微?
让诸葛亮给邓艾当老师。
口吃缺陷?
让诸葛亮夸邓艾手写的《济河论》。
不懂藏锋?
让诸葛亮多教教何为藏锋内敛。
自恃其才?
诸葛亮会教邓艾何为“人外有人”。
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分权给诸葛亮,虽然也会有其他对刘封不利的情况出现,但综合衡量,这对刘封是利大于弊的。
简而言之:刘封单干,同样的三郡,可能只有60%的钱粮赋税产出;跟诸葛亮配合,同样的三郡,可能会有200%的钱粮赋税产出。
既满足了刘封的度用所需,又能增加刘备阵营的综合实力,还能卖人情给诸葛亮。
当然。
这也是得益于刘封的前世记忆。
若丞相是司马懿,别说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分权给司马懿了,刘封得先想办法将司马懿给干掉。
诸葛亮是历朝历代都推崇的人臣典范!
只要刘封不去跟刘禅争皇位,诸葛亮就会是刘封最稳定的后方。
诸葛亮北伐失败、桓温北伐失败、岳飞北伐失败,除了本身的国力差距外,最重要的还是后方不稳各种扯后腿。
刘封的坦诚,让诸葛亮的疑虑逐渐消失。
诸葛亮带着连弩模型离开了,承诺会在一个月内完成对连弩的改良。
刘封对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的方案,诸葛亮也同意了。
这是能极大的减轻财政压力的方案,诸葛亮不可能拒绝!
待诸葛亮离开。
刘封又取出一份竹简,静静沉思。
竹简上的内容,是曹丕跟孙权在合肥一带的战事最新情报。
曹丕,亲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