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章 将相和,刘封与诸葛亮论势(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161章 将相和,刘封与诸葛亮论势(6k) (第1/3页)

    诸葛亮善机巧。

    只是把玩一阵,就看明白了连弩模型的巧妙和不足。

    轻轻将连弩模型放下,诸葛亮徐徐开口:“燕王殿下想将改单发为连发,还要兼顾杀伤和便携,巧思令人惊叹。

    改是能改。然而亮为丞相,诸事繁忙,又哪有闲暇来应付机巧散术?非亮不愿,实是无暇分身。”

    简而言之:能改是实力,诸事繁忙是价格没谈拢。

    “孤为武人,丞相不妨直言。”刘封作了个请的手势。

    在诸葛亮面前,刘封不想故弄玄虚,也不会去秀那不及格的权谋心计。

    一个能先后将“新野刘备”和“白帝城刘备”两个副本玩到极致、名流千古的人物,其权谋心计远非常人能比。

    刘封如今看到的,也只是诸葛亮的冰山一角。

    诸葛亮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除了早期的隆中对外,大抵与治戎和理民有关。

    若无后世角度,估计也没人相信诸葛亮在奇谋、将略、巧工上也有建树。

    虽然陈寿曾评价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但战神李靖也曾直接贴脸输出陈寿“史官鲜克知兵”。

    言下之意:你个写史书的书生,懂个锤子的奇谋将略。

    故而。

    在诸葛亮面前,刘封更倾向于坦诚:我就是个只会厮杀的武人,就别绕弯子了,不如直说。

    诸葛亮微惊。

    刘封的坦诚,显然让诸葛亮感到意外:燕王殿下对亮,似乎过于信任了,是错觉吗?

    略思一阵,诸葛亮斟酌了用词:“燕王殿下快人快语,那亮就直言了。

    荆州虽是富饶之地,但历经战乱,诸县残破,合南郡、江夏、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六郡,在籍户口也仅有二十余万。

    而如今。

    陛下迁都江陵,百官和将士也常驻六郡。

    六郡驻兵,已有八万余人;所属官吏,也有两万余人。

    三户养一兵,十户养一官,陛下又要求亮轻徭薄税,不可苛刻百姓,同时还得积蓄粮草,以备北伐东征之用。

    亮,实在是头疼啊。

    襄阳、新城、宜都三郡,所籍户口有十余万,然而兵不过两万,官吏不过千余,令亮羡煞不已。

    倘若燕王殿下能助亮一臂之力,亮或能抽出闲暇,为燕王殿下改良此连弩,燕王殿下也无需以‘诸葛’姓氏命名。”

    诸葛亮这倒没说假话。

    荆南四郡虽然地域辽阔,但都是偏远之地,人口密度低,除掉山民、游民、流民、夷民和豪族隐瞒的户口,在籍户口非常稀少。

    江夏郡又是战区,又曾被孙权屠戮,在籍人口就更少了。

    六郡也就南郡户口最多。

    以前关羽在荆州时,倒也能勉强维持。

    如今刘备迁都,官吏将士大部分都常驻六郡,这财政直接就赤字了。

    虽然也可以从西川调拨赋税钱粮入江陵,但西川路远,不仅耗费大还会让徭役加剧,且西川的赋税钱粮还得支持东川和南中,依旧不乐观。

    诸葛亮会应邀而来,除了刘封将曲辕犁的进献功劳让给了刘禅外,主要还是看上了刘封三郡十余万的在籍户口。

    诸葛亮的直言,让刘封不由一乐。

    原来是看上了三郡的户口,正好,孤也正烦麾下官吏治民的本事不够。

    别看刘封现在有了十余万的户口,实际上刘封就是“虚胖”。

    户口有了,相应的治民之才却是匮乏,就连新城太守都是将邓范给强行提上去,那千余官吏也大抵是矮个子拔高个儿。

    看着天天都在忙,其实大部分在瞎忙。

    效率是一点没提上去!

    邓范已经不止一次给刘封来信,希望刘封能在江陵招募些治民的贤才去新城。

    如今诸葛亮看中了三郡十余万户口,刘封都不用主动去招募贤才了。

    “孤既为燕王,自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丞相为了国家殚精极虑,孤又岂能不助丞相一臂之力?孤有个提议,还请丞相斟酌。”

    似乎是怕诸葛亮反悔,刘封不待诸葛亮开口,就先将提议道出。

    “父皇之意,本是让孤去管这三郡军政,然而理民非孤所长,三郡之所以只有千余官吏,并非孤善于理民,实乃无贤才可用。

    若丞相愿意调拨治民的贤才入三郡,助孤治理这十余万户,孤可将一半的赋税钱粮,都归丞相统筹调用。

    倘若丞相愿意替孤培养贤才,孤可将全部的赋税钱粮,都归丞相统筹调用。”

    饶是诸葛亮一向宠辱不惊,此刻的的呼吸也不免紧促。

    “燕王殿下,你莫不是在戏言?”

    一半的赋税钱粮归诸葛亮统筹调用,诸葛亮还能信,毕竟刘封需要治民贤才入三郡,诸葛亮需要安置官吏统筹赋税钱粮,这是双利。

    可将全部的赋税钱粮都归诸葛亮统筹调用,而附增的理由却是培养贤才,这就超出诸葛亮的预料了。

    刘备将三郡军政都归刘封管的用意,诸葛亮是很清楚的:既是为了让刘封今后能助刘禅制衡群臣,又是为了让刘封今后不会因为刘禅受到谗言就被罢黜。

    而现在。

    刘封却直接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的权力都分给了诸葛亮!

    假如诸葛亮有私心,直接就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刘封在三郡的权力架空!

    见诸葛亮有疑虑,刘封敛容而道:“孤一向认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乃人生憾事。

    如今世道纷乱,人心多疑,父疑子、兄疑弟、君疑臣、官疑吏、将疑校,比比皆是;孤也知道,朝野间有很多人都在私下议论孤,恐孤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人心又最是叵测,即便是辅佐成王定乱治世的姬旦也会被怀疑有篡逆之心。

    孤身为燕王,又假车骑将军,兼督三郡,会受人怀疑,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孤之志向,不在于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孤只负责定乱开疆,治世理民得靠太子和丞相。

    虽说父皇的本意是在保护孤,怕孤会如曹彰一般被弃用,但父皇越是如此,反而越会埋下祸根;谦恭如王莽、大志如曹操,也会在权力的斗争下而改变初衷。

    孤也不敢妄言卷入权斗的漩涡中后,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