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家虎子,刘备的千里良驹(6k) (第3/3页)
口,孙权几乎得不到南郡的任何情报。
两眼抹黑,最易跌倒。
故而,不论是派诸葛瑾去南郡还是派全琮来助关羽,孙权的目的都在于刺探荆州的情报。
诸葛瑾的话,全琮难辨真假。
按全琮、陆逊和步骘的猜测,刘备的进攻意图在襄阳。
可诸葛瑾探得的情报,全琮又不敢小觑。
毕竟。
站在刘备的立场上,一个在武昌郡又筑新城又徙士民又驻重兵的孙权,是个极大的威胁。
被孙权撕毁盟约偷袭了两次的刘备,会不会也撕毁盟约偷袭孙权?
刘备曾为了得西川而攻打刘璋,难道不会为了得武昌而攻打孙权?
关羽去打文聘,会不会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备核心意图虽然在襄阳,但要先打武昌再打襄阳?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不去多想。
一时之间,全琮想不明白了。
“兹事体大,诸葛太守可先返回鄂城与至尊商议,我再往夏口试探。”全琮不敢自专,一面让诸葛瑾速回鄂城,一面依旧带着三千水军去夏口。
全琮需要再去夏口试探,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情报。
与诸葛瑾分开后,全琮将战船分为前后两队。
前队正常行驶,后队则为策应。
得知全琮是来助阵的,关兴内心多了几分冷意。
【派诸葛瑾在前,派战船在后,孙权豺狗之心,都不加掩饰了!】
诸如“风调雨顺”“大丰收”的理由,关兴是一个字儿都不信。
一个月前“筑城迁民,耗费颇巨”,一个月后“风调雨顺”“大丰收”。
骗鬼呢!
关兴对全琮的到来颇为热情,诸如“全将军能来夏口相助,合该伪魏覆灭”“全将军英才绝伦,堪称周瑜在世”“听闻全将军颇得吴侯赏识,今后前途无量”等等溢美之语,关兴张口即来。
全琮也是同样以溢美之语回应,诸如“关二公子年少有为”“我似关二公子这般年龄,与人谈论都口齿不清”“虎父无犬子,关君侯有子如此,何其有幸。”
两人貌似“相见恨晚”。
全琮甚至都开始拉郎配,要将孙权的女儿介绍给关兴。
比起关羽“吾虎女焉能嫁犬子”的喝骂式拒绝,关兴则是表现出了兴趣,如“久闻江东多美人,不知吴侯之女,品性如何?”“大王诚心与吴侯结好,若大王允肯,我是不会拒绝的”“昔日吴侯进妹与大王,本结秦晋之好,后因小人谗言和误会,让大王和孙夫人不能相聚,实在是遗憾”云云。
十句话里,九句话都在大谈特谈。
结合诸葛瑾对关兴的评价,全琮内心不由起了几分轻视:虽然有些机敏又极力的想在我面前表现出雄烈和胆略,但行事说话过于稚嫩,传闻对关兴赞誉过甚了。
殊不知。
在关兴眼中,全琮的行事说话同样“稚嫩”。
两人“畅聊”间。
鄂城的孙权却因诸葛瑾带回来的消息坐立不安。
刘备派黄忠偷袭海昏?
刘备在石阳是佯攻?
刘备的目的不是曹仁而是孤?
刘备并未称帝,伯言等人的断言有误?
一个个的疑问,在孙权心底滋生。
孙权最开始的想法是:关羽想用佯攻文聘来麻痹自己,是在玩假途灭虢的诡计
虽然因全琮、陆逊和步骘的断言而改变了想法,但孙权并未全信,依旧令诸葛瑾去打探消息。
如今诸葛瑾传回的消息,反而更印证了孙权最初的判断。
【会不会是关兴在故意诳骗子瑜?】
孙权心中泛起了怀疑,很快又放弃了这个怀疑。
【关兴初及冠,又岂能诳得了子瑜?】
【倘若黄忠真的奇袭了海昏,牵动柴桑之兵,孤之后路就断了。】
【小心无大错,不可不防。】
想到这。
孙权更坚定了要向曹丕称臣的想法。
只有拉曹丕下水,才能借助曹丕的力量去抵挡刘备。
仔细权衡后。
孙权派谷利传令,称“海昏疑有山越叛乱,令全琮速速回军平叛。”
得知军令的全琮大吃一惊,同时也敏锐的看到了关兴那“不自在”的神色。
只不过。
在全琮离开后,关兴那“不自在”的神色又恢复了威毅持重。
关雄来到关兴身边,面有钦佩:“看来孙权起疑心了。关侍中的手段,令属下佩服。”
关兴并未因诳骗了诸葛瑾和全琮而高兴:“孙权接连派人来刺探,定是对父帅攻打石阳起了疑心,陛下攻打襄阳的意图瞒不了太久。
一旦孙权确认了消息,定会派兵来取夏口,阻挠陛下夺取襄阳。”
关雄惊道:“孙权又要背盟?”
关兴冷笑:“孙权反复之辈,视盟约为儿戏也不是头一回了。反过来想,这也不是坏事。孙权不背盟,陛下又如何能有出师讨伐的名义?”
片刻后。
信使离开夏口,直奔石阳。
诸葛瑾和全琮来夏口的事以及关兴对夏口未来局势的预料,都得将信息同步给关羽。
毕竟。
关兴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夏口巡江,能调动的只有五十校刀手,即便对夏口未来局势有预料,也无法应对。
在夏口掌控全局的,依旧是关羽。
信使很快抵达石阳前线。
得知关兴在夏口的应对,关羽忍不住抚髯而笑:“关某有子如此,甚是欣慰啊!”
对关羽这样的虎将而言,最怕的就是犬子豺孙。
譬如某个叫韩当的,称得上是对孙氏三代尽忠,结果儿子韩综不仅淫乱不轨还叛逃投敌反过来攻打孙权。
更离谱的是:韩当的亲戚姑姊、所幸婢妾,全都被韩综赏赐给部下用于拉拢。
估计韩当死后得知,都能从棺材中跳出来砍杀逆子。
关羽更希望子孙如刘封一般,能文能武,骁勇善战,蹈履忠节,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既能持盈守位,又能劳谦其德。
如此。
方不会毁了关羽对刘备的一世忠义。
而眼下。
精心培养又给予厚望的次子关兴,也终于开始崭露头角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将门岂会有犬子。
仔细权衡后,关羽派人去夏口传令:调水军都督苏非入陆口,改关兴为夏口督,督岳举、杨兴、严成、何元四校尉,御守夏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