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关家虎子,刘备的千里良驹(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9章 关家虎子,刘备的千里良驹(6k) (第2/3页)

长则三个月,中间若有事耽误了,四个月都未必能返回。

    你若真的想将令郎过继给诸葛军师当养子,又怎会不带其同行?”

    诸葛瑾暗暗心惊。

    关羽的儿子,好敏锐的心思!

    听到关兴称呼“诸葛军师”,诸葛瑾又暗暗生疑。

    莫非伯言猜测有误,刘备并未称帝,否则以孔明的功劳理当升迁了。

    想到这。

    诸葛瑾胡诌了个理由,道:“过继一事,涉及传承,不可大意。

    我有三子,长子诸葛恪聪慧,次子诸葛乔愚笨,幼子诸葛融机敏,我有意将幼子过继给孔明,故要前往成都商议。

    吴侯已经许我告假,关二公子,你多心了。”

    关兴盯了诸葛瑾一阵,见诸葛瑾气定神闲,似乎真如所言。

    数息。

    关兴大笑,向诸葛瑾赔罪道:“诸葛太守,方才是我失礼了,为表歉意,我今日在夏口设宴,以解诸葛太守心中委屈,还望诸葛太守能海涵。”

    诸葛瑾连忙道:“关二公子客气了,都是误会。此去成都路远,我就不在夏口耽误了。”

    关兴脸色一变:“看来诸葛太守对我,心中有怨啊。”

    未等诸葛瑾开口,关兴又恢复笑容:“方才是我思虑不周,让诸葛太守误会了。

    关军侯,你替我告诉众兄弟,就言‘关二公子失礼冒犯了诸葛太守,故而要以最隆重的礼仪宴请诸葛太守,无事不得叨扰’”

    说话间。

    关兴背对着诸葛瑾,给关雄使眼神暗示。

    关雄会意离开。

    关兴又回身对诸葛瑾邀请道:“诸葛太守,去成都不急于这一时,若你担心误了时辰,待得酒宴后,我亲自派人用大船送你!大船一日,比得上你小船三日。”

    关兴都这般说了,诸葛瑾只能无奈应允。

    半个时辰后。

    诸葛瑾自称不胜酒力,佯装醉倒。

    关兴上前推了推诸葛瑾,诸葛瑾佯装不动。

    就在这时。

    关雄来到,低声呼唤。

    关兴又摸了摸诸葛瑾的额头,来到门外,低声呵斥:“我再三告诫你,无事不得叨扰,为何违我军令?”

    关雄低声道:“是大王有急令传来。”

    “嘘!小声点。”关兴回头看了一眼诸葛瑾,又将关雄拉到旁处:“大王有何急令?”

    关雄压低了声音:“大王说,走艾县入海昏,路途遥远,即便黄老将军知晓路径,短时间内也很难抵达海昏。

    故而大王希望君侯能在夏口尽可能的吸引孙权的注意,最好能让孙权将柴桑的兵马也调入樊口。”

    关兴蹙眉:“孙权奸诈多疑,先前父帅派人邀他出兵石阳,他都寻理由拒绝了,如今再想让孙权将柴桑的兵马也调入樊口,很难啊。”

    关雄指了指屋内:“属下以为,不如诳骗诸葛瑾,就称君侯担心曹仁会去打南郡,想回南郡又怕文聘于禁来取夏口,希望孙权能出兵相助先灭了文聘于禁,或能成事。”

    关兴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早知如此,就不该让诸葛瑾喝太多。”

    关雄嘿嘿一笑:“属下有个办法。稍后我扶诸葛瑾去休憩,再安排个人佯装摔倒,冷水一泼,再大的酒劲儿都没了。”

    关兴轻斥:“诸葛瑾乃是军师的胞兄,怎可如此无礼?”

    正说间。

    听得屋内一阵响动。原本醉倒的诸葛瑾忽然起身,打了个哆嗦:“这秋风怎如此的凉快。咦?关二公子人呢?”

    关兴嘴角泛起笑意,遂入内道:“招待不周,让诸葛太守见谅了。方才见诸葛太守酒醉,就着人去给诸葛太守休憩之所了。”

    诸葛瑾连忙感谢,又借着酒意问道:“我在江东时,听闻汉中王委任无名老兵为后将军,不知传闻真假。”

    关兴“坦然直言”:“黄老将军骁勇善战,并非无名老兵,以前刘表在时,黄老将军在长沙与吴侯麾下的建昌都尉,对峙多年。”

    诸葛瑾惊道:“关二公子莫非指的是刘表麾下的中郎将黄忠?”

    关兴大笑:“黄老将军以年迈高龄尚能陷阵先登,更是斩杀夏侯渊,可笑那刘表不识人啊。”

    诸葛瑾心中大惊。

    昔日刘磐多犯艾县,孙策不得不在海昏设建昌都尉,更是调得力大将太史慈前往镇守。

    【刘备暗中令黄忠偷走艾县奇袭海昏,定是恼恨至尊在武昌郡聚兵,兹事体大,我得尽快回禀至尊。】

    诸葛瑾脑补了刘备派兵奇袭海昏的理由:刘备要北伐,然而孙权却新设武昌郡又将治所都徙到了鄂县,更是在武昌郡驻扎了重兵牵制了刘备大量的兵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换诸葛瑾这样好脾气的是刘备,都忍不了。

    又聊了几句。

    关兴趁机称“曹仁去打南郡了”,希望诸葛瑾能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劝孙权出兵相助,两家和睦

    诸葛瑾佯装大惊,趁机表示要回一趟鄂城。

    关兴也不挽留,又亲自送诸葛瑾登船。

    看着诸葛瑾离去的船影,关兴的脸色再次回复了威毅持重。

    【诸葛瑾去成都是假,想刺探情报是真;孙权见父帅攻打石阳又生窥视之心,豺狗之辈,我早晚必除之。】

    虽然表面不提,但关兴内心深恨孙权。

    若非刘封在上庸提前觉察到荆州危机力挽狂澜,关兴这辈子都见不到关羽了,也永远不能再得到关羽的认可。

    关兴犹还记得在成都跟刘封论势时,刘封曾言: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需有大将镇守,可由我守新城,坦之兄守襄阳,安国守夏口,君侯中居南郡策应,则荆州可安。届时再由父王引熊虎之士,或取宛洛,或取长安,或出陇右,则北伐可成,天下可安。

    之后。

    刘封又言陆逊非常人,恐关兴不能敌。

    虽然知道刘封有激将之意,但关兴认了这个激将。

    即便刘封不提,关兴也有替关羽守夏口以镇江东的想法。

    另一边。

    诸葛瑾还未抵达樊口,就遇到了全琮。

    见全琮身后战船,诸葛瑾吃了一惊:“全将军是要去何处?”

    全琮不答反问:“诸葛太守为何去而复返?”

    诸葛瑾让全琮屏退左右,低声道:“我在夏口被关羽之子拦截,偶然得知,刘备暗遣黄忠走艾县偷袭海昏。”

    全琮面色大变:“消息当真?”

    诸葛瑾遂将在夏口的前后诸事,具言相告。

    全琮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关羽封锁了荆州的各处关津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