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生死有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章 生死有命 (第2/3页)

又使得我改变了主意:一日夫妻百日恩,既然我与师母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今她生死未卜,我如何能坦若无事呢,不行,我还得去寻找,不找到她,誓不罢休。

    于是,又毅然决然地向山下走去。

    我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也不知走了多远,但是总不能走出大山,最后,又累又饿,一头倒在路边,再也无法起身。

    躺在一片草地上,我仰望着蔚蓝的天空,和那冉冉飘过的白云,听着鸟儿动听的鸣叫,我陷入迷茫之中。

    如果一直就这样走下去,即便是累死、饿死,也是没有办法走出去。

    琢磨了半天,我想,倒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些气力,回去吧,待过些时日后,再做计较也不迟。

    说来也怪,当我向回走的时候,竟然发现特别顺利,因为前面只有一条路,我根本不用寻觅、张望,只需循着这条不甚宽阔却很是平坦的小路走下去,逐渐地就发觉,自己已经回到来时的路上了。

    回得道观,我想起了早晚梦中的情形,猜测到,这一切都是师傅按排的,在我濒临死亡之际,将神志不清的我引领至此。

    现在一想,当初师傅出走是有意那样做的,他其实早已看出我与师母之间那些微妙之处,只不过是装出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罢了。

    此后的数年里,他也是在暗中帮扶,也就是说,所谓的孩子已经送人,事实上是师傅将孩子带到这里抚养。

    他的目的不难理解,就是想要孩子有一个安全稳妥的成长环境。

    孩子一天天长大,始终与父母分离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最后师傅携孩子去见我们,这也同样是为了成全我们三人。

    只是我与师母二人无法面对师傅,错误理解了他的用心。

    现在看来,师母奔出山门之前,他好象已经看出端倪,但悲剧仍是发生了,这难道还是出于对师母的忌恨吗?

    然而,从师傅前后的行为分析,似乎又没有这种可能,师傅既然已把我们的孩子都抚养起来,就说明,他的大度的胸怀已经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畴之外。

    但是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记得师傅常说的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道家的思想是消极无为,即人定不能胜天,如此说来,师傅也有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时候。

    该发生的事,终将发生,防了今天,防不了明天。

    也就是说,世上有很多事情,其态势的发展,人力是无法干预扭转的。

    所以,道家认为,人之生死都是命中注定,应顺其自然。

    也就是说,师母与我分离已成劫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早早晚晚,那一天总会到来。

    在道家的心目中,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

    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