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隋国的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七十八章 隋国的改革 (第1/3页)

    原来的太子杨勇,懦弱无能,难堪大任,秦王杨骏志大才疏,唯有晋王杨广表现出色,能文能武,均衡朝堂。

    几次杨坚离开洛阳,大事难事最后都是靠着晋王杨广才能得以平稳解决。

    是如今杨坚认为的储君不二人选,性格坚毅,不会受到朝中权臣摆布。

    不过,想要摆正杨广储君的位置,还需要加强他的威望才行。

    毕竟,太子杨勇已经被册封为太子多年,根基深厚,朋党众多。

    所以,接下来,要忽视太子杨勇,削弱他的影响力,同时让杨广完成几件大事,积累威信和人脉底子。

    这一两年,南方陈国建德皇帝对陈国的改革,颇见成效,值得学习。

    杨坚也打算对隋国进行一下改革,南方人才制度的改革实实在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令人眼馋。

    本来是想统一南方后,再进行改革的,现在看来要提前了。

    最近,听说南方又要搞专门人才学院,培养专门人才。

    杨坚感受着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有时间,可以推行科举制度,能够扶着杨广,让他成为隋国科举制度改革的受益者,让他得到更多的支持,将来能够更加顺利接过社稷权鼎。

    为了推行改革,隋文帝杨坚多次和丞相高颎进行探讨,完善符合隋国现状的科举考试制度。

    高颎认为,应该把九品中正制度融合进入科举考试制度当中,世家门阀可以直接推举人才进行最后的洛阳考试,不过,如果没有能力,落选了,只能担任国家下层的官吏,慢慢晋升了。

    原来被世家门阀把持住的九品中正制逐步取消,让他们没有能力过多染指国家中上层官员的选拔和任用。

    这是要做到官出同源,不然未来朝堂会人为地划分为两大团体,九品中正制下的世家门阀体系和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寒门学子体系,让本来就复杂的隋国官场更加复杂,也容易产生内斗。

    江南一战中,隋国有不少将领是世家门阀出身的,趁着这个机会,用他们的作战不利逼迫那些世家门阀进行妥协,隋文帝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在官方层面再次对科举考试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