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35 大都宪真是害苦了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435 大都宪真是害苦了我 (第3/3页)

那个最近风生水起的“贤宦”,山东镇守太监毕真突然就把“马中锡案”晒出来的时候。

    何鉴就应该明白了,背后操盘此事的势力,恐怕比他想的还要强大。

    若是再把此事一点点往前理,再寻找毕真突然露布上书的踪迹,不难发现更大的端倪。

    可是对何鉴来说,在受到杨廷和与杨一清内外夹攻的时候,再和一个新露出水面的势力撕破脸,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最好的选择,就是借势而为,趁机对杨廷和与杨一清两方要价。

    等到杨廷和与杨一清同他达成和解,就带着胜利成果,急流勇退。

    只有他在完成自保之后,迅速的让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才能让其他人手中的把柄变得廉价,并且放弃对他的掌控。

    裴元相信何鉴是个聪明人,他也不介意何鉴咬走鱼饵就逃得远远地。

    能通过一系列的做局,兵不血刃的让一个风头正劲的大七卿滚蛋,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

    何鉴应该会很快体面退场,如果他不想体面,裴元也有办法帮他体面。

    李士实就听裴元继续说道,“陆完没机会晋位左都御史,他就不用亲自对往日的同党出手。而没有这种大肆流血的决裂,那么不要说清流无法完全相信陆完,恐怕就连陆完心中,也会存在和刘瑾余党留一线的念头。”

    “之前的反刘瑾阵营十分强大,有内阁首辅杨廷和、吏部尚书杨一清和兵部尚书何鉴这些强人主导,还有一系列的官员拥簇在这些人身旁。”

    “杨廷和有数目众多的门生同年,杨一清有亲手释放出来的江西派,最弱的何鉴也收拢了李东阳致仕后残留的政治遗产。面对这样的阵容,交卸了军务职权的陆完,只能忐忑的等着他们给出赏赐。无奈的接下追杀刘瑾余党的投名状。”

    “可现在呢?”

    “三大清流强人已经被我、已经被、已经自己分裂了。”

    “等到陆完成为兵部尚书,自身就有唯我独尊成为一个山头的资格。到那时,他还能对清流们有多少畏惧?”

    “如此一来,铁板一块的清流势力被肢解为了几块。大明朝廷的这些棋,就彻底走活了。”

    裴元说着,替李士实共情了一波,“这对我们并不是坏事。这些大七卿斗的越凶狠,大都宪的压力也就越小,对不对?”

    李士实听着裴元的话,心中有了一些想法,他询问道,“这陆完,靠得住吗?”

    裴元心说,这你问的就多余了。

    在历史上,宁王“闯三关”时参与的人虽然不少,各路神仙依次入场,但是力推此事的主力就是陆完。

    这陆完可是个超级机会主义者。

    裴元觉得陆完单凭那些心怀异志的刘瑾余党,可能有些势单力孤,索性帮他提前在李士实这里打了个伏笔。

    “不知道大都宪了解不了解陆完的过去。”

    “这个家伙当初因为懦弱,不敢对宦官动手,结果让同窗痛恨,将他写在了殴打宦官的姓名前列。最后,他竟然因此获得了前吏部尚书王恕的赞赏,得以飞黄腾达。”

    “此人以懦弱成为抗阉勇士后,又凭借贿赂刘瑾成为了左佥都御史这样的清流风宪官。”

    “接着没多久,又以文官之身,成为了数十万大军的统帅。”

    “等阉党覆灭的时候,偏又因为在前线平叛,掌握大军,导致杨一清和张永不敢对他清算,竟硬生生撑到了获得足以自保的大功。”

    “此人的人生轨迹如此离奇,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又岂能不会额外抱有侥幸呢?”

    “若是不让他和刘瑾阉党彻底决裂,清流们可不敢放心的让他在朝堂身居高位的。”

    李士实终于体现出了宁王张良的智慧,“这么说,我应该主动扶陆完一把,在朝中形成更多的狗咬狗,这样才能分担更多的压力。”

    裴元点出了关键,“重点是,不能把斗争的目标对准刘瑾余党。”

    裴元费心费力的形成眼前局面,可不是为了给陆完做嫁衣的,而是要在保住王畅的基础上,形成对杨廷和的政治合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