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07藏匿和寻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07藏匿和寻找 (第2/3页)

度洋以后会做出何种反应。

    是的,魏广德终究对当前的国际局势缺乏足够的情报,他或者说锦衣卫根本没有刺探到欧洲此时的情报。

    现在的大海,已经被教皇交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大明西进则必然损害葡萄牙的国家利益,而大明东进则危及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此时的太平洋,就被西班牙人视为内海。

    回到内阁的魏广德并没有处理政务,他还在翻看国内的船只。

    说实话,多少有些失望。

    现在国内的船只,只有南海水师之前订购的六艘双层炮船算得上这个时代的海商堡垒,其他都是各种福船装备大炮的战船。

    至于海商所使用的海船,也多为此类。

    其战力,连魏广德了解到的西洋武装商船都有不如。

    不过魏广德不知道,在西班牙商船其实和战船差不多的船体,只是携带火炮更少,空间和重量被用来装货。

    专门的战船船型盖伦船还在缓慢发展中,最终成为英国取代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利器。

    而这个时代,大海依旧是卡拉卡船,或者说西班牙大帆船的天下。

    大明水师出海,必然会和当前两大国际霸主产生剧烈的碰撞,这就是魏广德始料不及的了。

    不过此时,大明的京城官场已经炸开了锅。

    是的,在内阁会议过后,消息不胫而走,百官对此更是议论纷纷。

    许多官员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当年朝廷纷争的关键,所以一味的附和前朝旧议,对于水师下西洋之举持坚决反对态度。

    实际上,许多官员一直都对魏广德力推水师的举措不满,其中甚至有来自江南的官员。

    他们支持开海禁,但不支持朝廷投入真金白银去砸水师。

    水师耗钱只是他们反对的理由之一,更多还是因为海上有了官府介入,对海商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儿,这意味着海上会受到朝廷的监管,在海上他们做事儿也不能肆无忌惮。

    而之后,大明水师进驻小琉球,更是在吕宋分到半壁江山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悄然流传。

    只不过因为朝廷没有大张旗鼓说这个事儿,而且高层似乎对此也是听之任之,所以即便那些有心想要弹劾的人,也不得不收手。

    再怎么说,水师的出手也是在为大明帝国开疆拓土,难道说这么做是错的?

    想想就明白,弹劾上去,除了得罪人,丝毫作用也无。

    但是现在魏广德要水师下西洋,再次“劳民伤财”,情况就不一样了。

    许多官员已经私底下开始串连,准备要开始弹劾,目标就直指下西洋就好。

    这样的奏疏也好写,照抄宣德朝议,就可以把这件事儿定死。

    而在兵部,谭纶回去后,一边开始下文调船到浙江,另外就是开始着手搜寻郑和下西洋的文献。

    下西洋,总要知道到底走了那些地方,和那些国家有联系,建立了朝贡关系吧。

    不过这一查,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记录郑和下西洋资料居然没找到几本,就算找到的也只是细枝末节,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资料。

    这就很要命了。

    谭纶大怒,当即把管理文书档案的郎中主事一通臭骂,让他们尽快寻找,就算把库房翻一遍,也必须找到。

    “大人,这文献是被人刻意藏匿起来的,怕是不好找。”

    那郎中被谭纶一顿臭骂,等谭纶骂累了,这才辩解道。

    “什么意思?谁这么大胆?”

    谭纶心里一惊,当即追问道。

    “大人,这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知晓文献下落的,早就作古。”

    那郎中有些委屈的哭诉道。

    “闭嘴,给我详细说说怎么回事儿?”

    谭纶依旧追问此事,水师下西洋,若是找不到这些资料可怎么办?

    要知道,大明对于档案管理那是非常重视。

    元末时期,朱元璋就对元朝档案的收集是十分重视的,在起义过程中不断命令部下注意收集元王朝档案材料,同时也鼓励元朝将领携带档案图籍前来投降。

    所以这些档案对于朱元璋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明初时期的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