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07藏匿和寻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1307藏匿和寻找 (第1/3页)

    谭纶致仕的想法两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而暂时搁浅。

    在此期间,身边亲近之人几乎都试遍了,但是也没有合适人选。

    毕竟是兵事,国之大计,魏广德也不放心交给信任但能力平庸之人,那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给自己找事。

    如果是刑部这些不重要的衙门,倒也无所谓,可兵部是重要的实权要害,魏广德也做不到任人唯亲的程度。

    现在谭纶又提出一个人选,还算是他的老熟人,魏广德就不得不思考下这些年曾省吾在四川巡抚任上的表现了。

    曾省吾升官,靠的自然不是他魏广德,而是老乡张居正。

    虽然祖籍在江西彭泽,可曾省吾户籍早就已经是湖广承天府,当年也不过是回彭泽祭祖。

    好吧,血脉联系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纽带,是族群关系最看重的。

    “先调他到兵部做侍郎看看。”

    魏广德对谭纶说了句,随即两人分开,谭纶回兵部处理接下来的事务,而魏广德则直接入宫禀报内阁会同九卿商议的结果。

    实际上,此事有魏广德提出,又得到张居正支持,宫里自然知道九卿会议上通过的概率就很大。

    毕竟几个关键位置上的官员,都是张居正和魏广德的人,他们是不会在这事儿上和他们持相反意见的。

    陈太后和李太后,显然也没有想到太多,不知道之前朝廷反对下西洋,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她们以为下西洋很亏钱,所以当初才会遭到满朝大臣的反对。

    现在看到朝臣都支持,想到皇帝大婚时的盛大场景,自然都乐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魏爱卿,既然朝廷已经通过了,哀家也就不说什么,只希望你勤于王事,在这事儿上多上上心。”

    陈太后高兴的说道。

    “臣遵旨,必定不让太后失望。”

    魏广德大声说道。

    “魏爱卿,此次下西洋邀请诸国国主到来,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李太后这时候开口问道。

    “最短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时间。

    臣以为在皇帝十七、八岁时一定可以返航,届时礼部会把陛下大婚仪式准备的妥妥当当,万无一失。”

    魏广德不敢保证两年就能完成此事,毕竟此去西洋,现如今大海上变化太大。

    虽然郑和船队每次出海时间也是大多两年多一些,但做事留下一点提前量总是好的。

    所以,魏广德给这次出海定下的时间是三年,或许还能把欧洲一些国家的使者也带回。

    欧洲那些小国的国王,十有八九是不会来大明的,路途太远,他们不敢赌在离开的时候国家会不会发生变乱。

    在魏广德的印象里,欧洲小国林立,似乎一直都是处于混乱状态。

    当然,也是因为这样的混乱,才会让他们的军事技术在这段时间里飞速进步。

    就好像中国人发明了战争中各种利器,但是在进入大明时期以后,因为国家稳定,战乱变少,导致军事技术开始停滞不前。

    不要觉得蒙古的威胁很大,实际上在大明眼里真不算什么,明军依托现有武器已经足够应付。

    在明朝中前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就陷入停滞。

    知道大明中后期和西洋人接触,发现了佛朗机炮和鸟铳以后,就立马大肆制造装备部队。

    可见,近二百年承平对军事技术的影响有多大。

    说起来,老话“国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多少还是有些矛盾,好战未必会忘,也可能越打越强,主要还是在于节奏的把控。

    只要国家不是肆意开战,而是每战结束后有修养时间充分消化战争红利,当红利消失以后再寻找下一场战争,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倚强凌弱的战争局势,对于一个正在扩张的帝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情况。

    而现在,大明就是需要时间消化西南的红利,等当地局势平稳下来,当地人接受大明统治,能为大明提供利益以后,朝廷才能寻找下一个目标。

    魏广德离开慈庆宫返回内阁,脸上还带着和煦的笑容。

    他以为他的判断已经足够,殊不知当大明船队大规模进入被葡萄牙视为内海的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