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名将风范 (求订阅) (第3/3页)
择与日军进行决战。
在薛岳的观念里面。
长沙绝不能够轻易放弃。
甚至预设阵地,都不应该轻易的交给日本人。
因为湖南地区是中国盛产大米的粮仓,为国民政府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和兵源。
若是丢了这个地方。
不仅仅战时经济体制会受到影响。
就连供给都会日趋苦难。
持久抗战该怎么进行下去?
若日军主攻湘北地区。
那么决战地点就预设在长沙以北的捞刀河下游地区,只有这样的战场才能够展开大量的兵力。
(图为第一次长沙会战敌我双方交战示意图)
同样的。
如果日军的主攻方向在赣北的话,决战区域同样进行调整。
那么就在长沙、上高一线与日寇进行决战。
而如果主攻方向是常德,那就在常德与日军决战。
主打一个一步不退,退就是输,退就是败的理念。
常瑞元最怕的就是薛岳这个性子。
主打一个死战不退。
薛岳还尤其喜欢用中央军主力。
打的基本上也都是常瑞元的心血。
可不管怎么样。
薛岳绝不可能向日本人投降,不会和日本人媾和的基本立场非常明显。
相当于支持常瑞元的领袖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双方经常闹矛盾,但常瑞元又不得不用薛岳的本质原因。
至于日军方面。
冈村宁次指挥的襄东作战目前大本营已经盖棺定论。
此前针对第五战区主力汤恩伯所部的第三十一集团军的战斗。
虽然未能够将其全歼,但也算是完成了基本的预定任务。
毕竟。
在日军方面看来。
他们已经给予了汤恩伯重大打击。
所部已经基本上丧失了进攻能力。
第五战区的国军部队。
现如今的状态。
在冈村宁次等一众高级指挥官看来。
实际上就是不堪一击的。
二十多万的军队,十六万的杂牌地方军。
一触即溃都是好听的。
望风而逃才是这个时期五战区军队的常态。
冈村宁次很清醒。
他清楚的知道他们现如今的目标是隔着岳州以南的新墙河与他们进行对峙的关麟征第十五集团军。
名将,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平汉路之战。
临沂反击战。
徐州反击战。
武汉会战都给他们造成过极大的杀伤。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
关麟征所部从来没有出现没有完成既定战略任务的情况。
更没有出现过溃败的情况。
即便没有入选统帅部直属战役攻击军序列。
也没有一个小鬼子胆敢小瞧了这支部队。
第十一军总指挥部。
冈村宁次此时正站在一众高级将领们的面前。
他自信满满,有着挥斥方遒一般的豪气:“从地形及敌军阵地构筑情况观察,除西面洞庭湖畔局部地区之外,我军不得不向凭借山地据守的敌军阵地进攻。”
“这恰日俄战争时期,我第一军渡过鸭绿江向山地进击的情况。”
“在这样的地形之中,我们没有取巧的办法。”
“唯一可行的方略便是,用一支有力部队,利用水路向粤汉路沿线的敌军阵地背后突击上岸。”
冈村宁次的具体设想其实很简单。
就是以主力一部正面发起攻击,吸引第九战区的注意力。
牵制罗卓英所部的第十九集团军,随后向湘北地区转进。
第六师团则是承担正面进攻的任务,目标是突破新墙河、湖南北部.
其实还是日军的老套路。
中央突破,两侧迂回。
战术颇为寻常。
但配置兵力,调兵遣将这方面稍微有点讲究。
到了冈村宁次这个资历和位置之后。
自然也就无需顾虑太多
而随着作战物资的倾斜、大量原定补充给华北方面军的作战物资被用于了华中方面军。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对此颇为不满。
数次发电希望大本营能够更改此前的命令。
但。
得到的都是拒绝。
他们拒绝的原因也颇为简单。
根据现如今的情报判断。
晋北地区的国军主力部队因为后勤补给等各方面原因。
他们发起总攻的时间应当是一个月之后。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优先保障第十一军的供给,以确保此次作战能够顺利摧毁中国军队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