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进度 (第2/3页)
“丰凯在那里有经销商。”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前首都,也是东非著名的港口城市,郭阳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余洪海继续说道:“除了达累斯萨拉姆,开普敦、开罗、拉各斯、阿尔及尔等也都有丰凯的经销商或者办事处。”
郭阳点了点头,东非、南非、北非、西非、地东海沿岸,基本上覆盖住了非洲大陆。
只是太过于分散。
“还是差人啊!”郭阳盯着余洪海,说道:“招人这件事你得抓紧了,尤其是刚果(金),可以从国内调一批,但大多数还是要本土化。”
“太难了。”余洪海说道:“只能去卢本巴希大学看看。”
“嗯,多从学校想想办法。”
“还有安全问题。”
“我打算成立个安保公司。”
“这…这可得不少钱。”余洪海有点惊讶,农业赚的可都是辛苦钱,就算是矿业公司,在安保上投入也不高。
“钱不是事。”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钱,兴许郭阳根本不会考虑来刚果(金),换个安全的国家不香吗?
余洪海沉吟了下,说道:“那招人也是个问题,罗修你有那么多的战友吗?”
“没有。”
野兔也说道:“而且很多退伍兵出国也有限制,必须得满足一定时限要求。”
郭阳笑道:“全国那么多人退伍兵,总能招到人,罗修,你原来那个安保公司是不是有培训任务?”
“有。”
郭阳想了想,说到:“那这事情你先去沟通,有没有合作可能,最好是能入股。”
“好。”
“尽快吧,早点派人过来。”
一边聊,几人也迅速的吃了早饭,正要走时,林部秘书走了过来。
“郭老板,林部让你一起去考察。”
“嘿,早等着了。”
这一行,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苏丹……除了吉布提、索马里等局势不稳的国家,整个东非都快跑了个遍。
这也让郭阳对这些地区的农业有了个整体了解。
贫困是主旋律。
主粮是玉米、木薯和马铃薯,但单产也是低得可怜。
除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土地退化、土壤贫瘠、病虫害严重、缺少化肥、干旱等因素常年困扰着这一地区。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这一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具有2~3倍的潜力。
这为种子、农药、肥料、农业设备等都提供了投资机会。
而且埃塞、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政府也在逐渐放开投资政策,土地和税收上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
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存在巨大机遇的市场。
也是未来国家战略重点实施区域,目前已陆续有援非专家来到这里。
某种程度上,东非国家和我国西北内陆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都面临水资源的问题。
不同的是,东非国家水资源其实很丰富,内陆湖众多,遍布各地,只是利用率极其的低,只有不到5%。
同时又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才导致了这里农业发展艰难。
但国内西北地区的很多种植技术,只需稍微调整下,就很适合东非的情况。
这就是嘉禾的优势了。
天禾的技服人员,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农业环境“怎么样?不虚此行吧!”林部笑看着郭阳。
“跟着领导涨见识了。”
“你看到了东非农业的上层建筑,另几位调查了农村的基层情况,剩下的就要靠嘉禾自己了。”
“放心吧,领导。”
郭阳信心满满。
这趟考察持续了10几天,嘉禾粮油的粮食也即将到达马塔迪。
和林部告别后,郭阳一行便径直回了马塔迪。
这里是刚果(金)最大的港口,万吨海轮可通达,因港口上游河道有瀑布群存在,海船不能直达金沙萨。
当郭阳等人抵达港口时。
一艘标有“cosco”醒目标志的船舶已经停靠在了泊位里。
来自华夏远洋集团的散货船。
装载有5万多吨玉米,同时还携带了一些小型机械和零件,以及天禾的种子。
港口里就有仓储,这批玉米也会先存储在港口。
有四万吨都是用于和刚果(金)政府换取13.5万公顷土地的许可证。
另外一万吨则用于换取埃迪酋长提供的原木。
陈燕秋是新加坡人,现任嘉禾粮油的国际粮食贸易总监,精通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
曾在四大粮商之首的嘉吉公司有15年的从业经历,从粮食分析师,一路做到了部门经理。
前不久才被嘉禾高薪挖了过来。
郭阳对其有很深的印象。
此次是嘉禾粮油的第一笔粮食贸易,又涉及到木材进口,陈燕秋就亲自跟了过来。
郭阳看着那巨大的远洋运输船,不禁好奇的问道:
“燃油涨了,运价也涨了吧?”
“没涨。”陈燕秋摇了摇头,说道:“运费比前两年还降了一些。”
“哦?”郭阳来了兴致,以后嘉禾少不了要和仓储物流打交道,“详细说说。”
陈燕秋想了一会儿,
“2004年是国际航运业难得的高峰期,各国都纷纷投资航运市场,新船供应不求,各种船只疯涨。”
“然而随着06年造船周期的结束,市场竞争反而加剧,相互压价,抢夺货源……”
郭阳瞬间联想到了金融危机,未来两年航运业肯定也将很惨淡。
“懂远洋航运吗?”
“了解一些,嘉吉有这方面的业务。”
郭阳后知后觉:“哦,嘉吉好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仓储物流。”
“是的,他们现在有500多艘远洋运粮船,陆地运输车队规模应该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陈燕秋讶然的说道:“嘉禾也要进入航运业吗?”
“得看有没有适合收购或者合作的目标标的。”郭阳也很坦诚。
嘉吉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