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谋划 (第3/3页)

  相反,维维这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风格,很明显低估了豆奶行业的潜力。

    嘉禾旗下的乳业未尝不可以涉足豆奶业。

    飞机降落在鲁省泉城机场。

    余洪海从丰凯农机给他调来了专职司机。

    一路驶向济州府,嘉祥县,天豆1号大豆基地就落户在这里。

    晚上,郭阳见了见嘉祥基地的生产负责人安涛。

    安涛给郭阳的第一印象和严群有点类似,四十来岁,瘦瘦的,牛仔裤配皮鞋,上身搭一件T恤。

    有过地方农业局和乡镇政府的工作经历。

    简单一聊,就知道此人技术水平还是有的,更多的却看不出来。

    在酒店歇了一夜,郭阳才来到了嘉祥大豆基地。

    嘉祥位于鲁省西南部,这里土地肥沃深厚,易于耕作,素有‘华夏大豆看鲁省,鲁省大豆看嘉祥’的说法。

    翠绿的豆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和郭阳在照片上见到的没什么两样。

    从这儿看,安涛还是挺务实的,没精挑细选‘照片’糊弄人。

    安涛一路给郭阳介绍着,“基地采用原原种-原种-大田用种的逐级扩繁技术,种子量级逐级扩大,种性保持得很好。”

    “天豆1号商品种基本完美的继承了原种的特性,无论是高温干旱,还是高湿多雨,抗病抗倒都很优秀。”

    郭阳问道:“耐盐碱呢?”

    安涛笑了笑,“今年的几十个推广示范基地都是选的盐碱地,出苗很整齐。”

    郭阳沿着基地转悠了一上午,基地全部采用流转的方式,总面积约3500亩。

    其中大部分是商品种用田。

    随着了解的越多,郭阳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天豆1号是2004年4月培育的,当年就扩繁了120亩,收获了5.76万斤种子。

    今年的商品种田扩大到了3000亩,还有约3万斤种子则是用于推广。

    沿用天玉1号的风格,营销部和生产部协同,在鲁省,黑省,冀省,辽省,蒙省,苏省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

    且以盐碱地为主。

    从一开始,就拉满了噱头,吸引了农户的注意力。

    郭阳算了算,3000亩商品田,今年能收获144万斤种子,播种面积也就在18万亩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薛总,种子紧俏啊!

    郭阳还在基地里看到了大豆育种实验室,是近两个月才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几个才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在捣鼓。

    育种田里,上百份大豆种质材料形态不一,主要突出一个字:丑!

    有被虫咬了的,有黄叶子的,有侏儒形态的,有眼看着就要干死了的……

    实验室领头的黎树山,略显尴尬的解释着。

    “种子在极端的逆境生长情况下,更容易突破生命的极限,筛选出优质的基因。”

    郭阳点了点头,育种本就是掩人耳目的。

    能出成果最好,不能出也能为他丰富种质资源库。

    然后利用种子商店回炉重造,二次加工,这才是天禾核心的育种体系。

    郭阳突然想到了种子猎人毕强,也不知道他找野生种质资源,又跑哪个荒漠里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