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 (第3/3页)
困,被政府想当年计划经济时调拨物资所造成的债务所困,这时候政府就不按常理出牌了,凭什么国有企业沦为造血机器,政府需要它输血时无偿吸收,企业面临困难时,政府却按照市场规矩来了,是不是政府也该反哺一下企业了。不过说到底这是不可能的,政府家里也没有余粮,自己都吃不饱,哪里有余钱支援企业呢。所以像酒精厂这样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也只能这样煎熬着了,要么不死不活的就这样拖下去,要么破产重生,甩掉一切包袱,轻装上阵,只能等待命运的抉择。
酒精厂现任领导刘强脑袋大脖子粗,长得像大款不像伙夫,虽然他长得仪表堂堂,可是他的智商很一般。不过这个社会就不缺乏聪明人,很快就有人给刘强提建议说,酒精厂现在就这样了,拖下去只有一个死字,干脆玩一招金蝉脱壳得了。具体的建议就是,把酒精厂的优质资产从企业当中剥离出来,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然后让这家公司独立运营,把其他的老弱病残,债务包袱全都留给高大上的酒精集团。
这种事政府当然不支持,不过面对酒精厂现在的局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刘强又轰轰烈烈开始了新一轮的收钱活动,凡是想着进入新公司的中层领导,又得再送一次礼,不过刘强自己心里对新公司的前途也没什么底,把价码降了一半,正职只需要五千块就可以了。本来为了搞活新公司,应该采取精兵简政的策略,尽可能的减少人员的冗余,然而刘强这样一搞,他为了多收钱,齐呼啦的把原来的中层全都收了进来。
上行下效,这帮中层花了钱,也把手伸向了自己的下属,凡是想着进入新公司工作的,都得交钱,否则一律不要,这一捣鼓,弄得下面职工怨声载道,很多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不愿再跟这帮人同流合污,好多直接辞职不干了,也有的办了厂内下岗,只拿基本生活费,这也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吧,反正只要不主动辞职,工厂是不会随意跟职工解除合同的。
新公司回避了江东二字,注册为江州金杯酒精有限公司,金杯的意思是指酒精厂曾经获得过全国质量金质奖杯。公司注册完,刘强原本想着请领导来搞一个盛大的揭牌仪式,但是请示领导后,发现没有一个来捧场的,提高红包数额也不管用,看来领导们一是不看好金杯酒精公司的前途,也可能是为了不愿得罪银行系统而避嫌,最后刘强只能办了一个静悄悄的成立仪式,郁闷的他了不得。作为一个善于揣摩上意,为上级领导马首是瞻的这么一个人,这样的冷清,怎能不让他感到心里没底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领导都不来,银行系统也得罪了,上哪里去弄启动资金呢,没个三五百万,酒精生产是开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