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蝉脱壳 (第2/3页)
却遇到了强大的阻力,酒精厂的很多干部职工认为卷烟厂条件提得过分,认为如果被卷烟厂兼并,自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更加严重的是,由于长期处于心理优势一方,酒精厂职工本身就对卷烟厂突然超过了酒精厂,而心里接受不了,感觉如果被卷烟厂兼并,就会变成二等公民,就更加低烟厂职工一等了,心理落差太大。所以在开职代会讨论卷烟厂兼并方案时,纷纷投了反对票。
最终这一收购案不了了之,后来想想,也许是卷烟厂不愿意接手酒精厂这个包袱,有意提出了后面两个苛刻条件。也有可能是酒精厂职工过分高估了酒精厂的地位,他们认为酒精厂只不过是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也许过一段时间市场形势好转,酒精厂又会恢复往日美好时光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酒精厂就这么时断时续的开机停机,家底越耗越少,慢慢地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了,这时酒精厂的这些大爷们才想明白,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愚蠢。能发出工资来,就算给人家当孙子也愿意,不过这时候人家卷烟厂已经关闭了大门。
走了卷烟厂,又来了一个巨无霸,这回来的这家公司,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它就是正大集团。它主要的经营范围就是加工饲料,它在玉米等粮食采购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它又是酒糟的主要消耗大户,它对酒精厂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酒糟,它掌握了一种把酒糟甩干成高蛋白颗粒饲料的技术。希望能够通过重组酒精厂,获得这个酒糟产品的开发权。
不过正大集团不是国有企业,它是外资企业,是彻头彻尾的资本家。正大集团在一番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比卷烟厂苛刻十倍的条件。它要求酒精厂破产,只购买核心资产,其他债务概不负责,而且所有职工全部解除合同,然后他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择优录用。这次职工倒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反正不同意也是个下岗,如果卖给正大,大部分人还有上岗的机会。但是政府不同意,这么处理,酒精厂的资产根本无法清算所有的债务,很多银行的贷款势必沦为坏账,而且正大集团给出的价格也实在让政府难以接受,所以最终这个收购案也沦为泡影。
酒精厂合资重组,前景渺茫,破产清算,从目前看,政府还没下定决心。那酒精厂还有没有救,还有没有价值呢。说心里话,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能够精兵简政,能够剥离非必要部门,能够让银行挂账,能够大力开发相关副产品,能够最大限度要回应收欠款,酒精厂的市场还是很不错的。
特别是银行债务,想想酒精厂建厂几十年,为政府缴纳了没有五十亿也有三十亿的利税,养育了政府和职工无数人,为政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果却在最困难时,被银行债务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