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137章 不留下点什么是走不成了(保底2更) (第1/3页)
其实魏明自己就能找到大舅和大姨,毕竟前世他们已经来过了。
不过现在毕竟是80年代初,是一个异地住宿都成问题的年代,有个当地人帮忙确实可以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原本魏明是想着拜访马识途老爷子的,他们在文代会上有过一面之缘,自己还给他寄过合影照片呢,有哥们儿认证的。
不过人家毕竟是省文联+作协主席,还是腹部级地方大员,能不惊动还是不要惊动为好。
有梁平帮忙应该也够用了,只是这个人情到时候该咋还呢?
天黑了,魏明一家度过了在火车上的第二夜。
当他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火车已经穿过阳平关,从陕西进入四川。
许淑芬早早就醒了过来,她下了床,把窗户上的热气擦掉,看着窗外的景色,茫然而期待。
快要回家了,爹,娘,大哥大姐小妹,你们都还在吧?
就像家乡的山川一样,亲人们的模样在自己脑中也已经非常模糊了,她前面18年在川,后面20年在冀,相对而言还是后面的生活记忆更清晰鲜活。
她对川渝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饿到绝望,而最后的记忆则是扒火车离开这里找活路。
一开始他们兄妹三个是跟着父母一起的,可是到了蓉城她就走丢了。
她知道回家乡没出路,只能向外面走,她偷偷坐过很多火车,拉煤的,拉石头的,拉牲口的,总之都没有儿子买的卧铺舒服。
正回忆着,一双大手搭在她肩上。
她回头笑道:“再睡会吧。”
老魏嘿嘿道:“马上要见丈母娘了,我也有点兴奋地睡不着,我老丈人和大舅子能喝吗?”
“好像没见他们喝过酒。”许淑芬摇摇头。
老魏放心了:“那估计不是我的对手。”
随后魏明、魏红、梁编辑也醒了,魏家带的干粮肉食还有,他们直接邀请梁编辑一起吃。
梁编也没把持,一路上还给他们介绍沿途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魏明也能插上几句,有时候说的还是梁平都不知道的,让他忍不住感慨魏明见识渊博,难怪能写出那么丰富精彩的故事。
魏明嘴上说都是在北大图书馆看的,其实大多都是前世拍戏随剧组奔波涨的见识。
直到中午,火车终于停在了天府之国——蓉城。
有梁平做主,他们就直接跟他乘坐公交车到了作协招待所。
负责人操着川渝口音问:“梁平,这是你亲戚啊?”
“比我亲戚还重要,这可是北大的魏明魏作家,带着母亲来寻亲的!”
“写《理想》和《牧马人》的魏明!”招待所负责人也严肃起来,招待所好久没来这样的大牌了。
“没错,好好招待,粮票和食宿都记我账上。”梁平仗义道,当然,肯定还要找诗刊报销的。
不过他这么说,魏明感觉自己说什么都得留下点什么了。
招待所给他们安排了两个房间,魏明和老魏一间,老娘和小妹一间。
梁平则安排了午饭就暂时离开,去帮忙摇人了。
~
四川作协,作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