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章 因祸得福 (第3/3页)
最近几天我开始停下来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比如钓鱼,比如巡岛,另外准备炼铜所需要的木炭!
四天后,看着炼铜的炉子已经干躁得差不多,我开始把铜矿石化成铜水,对它的执念我早已经急不可耐。
炉子底部火种点燃后先把收集起来的木炭满满的倒进炉内,铜矿石被放置在最上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炉子里的木炭全部被点燃。
缓缓上升的温度即使让我站在一米外也能感受得到,但是这时候我却发现因为火力平缓不够急促,里面的温度还达不到融化铜的温度!
......
看着顶上已经离熔化很接近的状态,甚至石头表面都能看到一丝湿润的痕迹,我只知道只需要一点助力就可以成功。
我把我的唯一本书用来做了一把手摇扇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就像一个落水者,你只需要给它一根稻草几乎就可以救它一条性命。
而这块铜就是差那么一口气,用书扇了不到一分钟,顶上的石头就开始慢慢的熔化。
我觉得它肯定是被我的真诚所感动了!
然而后面我才发现是把石头放得太上面了,把它放在炉子中上部并在石头上面盖上一层木炭,加上我不停的送气,化水的速度明显提升数倍!
三五分钟后炉子底部导流槽的尖口处开始出铜水,而它下面的位置我早已对准了模具的小孔,铜水直接流进模具里,随着我不停的加入新的木炭,半个多小时后铜矿石全部化完,基本工作也就全部结束了。
灌满模具之后的多余铜水滴落到了模具顶部,大概有鸡蛋大小一块,看来开始担心的铜水不足这个问题不用再担心了。
在确定模具的严丝合缝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它的冷却定型了,甚至能不能成功我也还是心里没底,只有打开的那一刻才能揭晓答案!
两三个小时后摸着模具外部的温度知道已经完全冷却,我试着打开了模具,却发现里面咬合得非常紧,根本打不开,这时候只能使用蛮力了,我用石头把黏土制成的模具慢慢敲碎,最后成型的锄头终于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
成型后的铜锄头宽15公分长30公分左右,厚底大约五个毫米,直接接触地面的口子处要薄一些,只不过现在的它还非常难看,沾满泥土不说,边上还全是毛边毛刺,只有经过修整才能投入使用。
把它清理得顺眼些后,我直接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锄头把装上去就拿到了地里试验,表现得极其粗暴。
试验的结果是硬度确实不太理想,达不到现代工艺和材料制成的锄头,不过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软,只要不挖到石头,轻易还是不会变形!
还是有办法解决的,挖地的时候把平时的挖土改成铲土就能接受了,因为铲土不用太大力,碰到石头后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当然哪怕隔三两个小时就要给锄头整理一次缺口,效率依然比以前用树枝开荒提高数倍,一天时间起码能开出至少50平米的新土地!
而我身上的伤在经过四五天的恢复也基本已经结疤,刚开始我还担心会不会感染之类的,不过可能是温度较低的原因,万幸并没有,只是有些轻微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