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三十章 因祸得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三十章 因祸得福 (第2/3页)

如此耀眼,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连回家养伤都变得不那么着急。

    走近之后发现与我预想的有些出入,我天真的以为是一块金矿石,实际却是块铜矿石!

    ......

    以实际价值来说铜矿石目前对我的作用似乎还更大一些,看来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当然这个祸来得比较刺激,我感觉以我的受伤程度,一块铜矿石还抚慰不了我受伤的身体和心灵!......

    这块石头应该有十多斤的份量,背上的伤让我不能再背着背篓,只能用手抱着它往家里赶。

    身上的伤止住了血,虽然路上行走又溢了一点出来,好在不严重,回到家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只能把衬衫撕了一块下来作为绷带把最严重的腿上缠一圈,后面就只能靠身体自己的努力愈合了!

    也不知道这块铜矿石是哪儿来的,就这么突兀的在那里,四周也没有铜矿和其它矿石,有一丝奇怪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可能会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黄铜的作用以我的情况来说首选肯定是制作各种工具,中国古代早在几千年前最早的金属工具就是黄铜,后面才演化成了青铜,再到后面的铁。

    它的用途我早已经想好,从捡到它的那一刻我根本没有犹豫就想好了,就是把铜矿石熔化之后制作一把锄头。

    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现在最厌烦的开荒和各种挖泥的工作如果能有一把金属锄头相助会轻松很多,效率直线上升,劳动强度则会直线下降!

    只是我比较担心在熔化去掉杂质之后会剩下多少,够不够制造一把锄头的量,别让满心欢喜最后白高兴场!

    黄铜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材质比较软,并且因为岛上没有锡的存在,所以想制成更合适的青铜就变成了一种奢望,硬度不够会是最大的问题,这也让我担心使用时的不堪重任!

    然而总是要试过才能知道结果的,废话不多说,炼化铜矿石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炉子,不然铜水化了之后就会直接流到地上。

    ......

    我先用以前制陶剩下的黏土加水调好之后做一个类似以前家里的小煤炉,高度应该在五十公分左右。

    整个除底部外呈圆柱形,底部我又专门凹下去了一条线并在炉子外面支出了一个几公分长的导流槽,这样被熔化的铜水就会顺着水槽流出来直到我做的模具里,不会留在炉子里。

    模具的部分也会像现代的大部分模具一样,吸收时代之精华,它的形态类似两块砖,需要制作的模型在两块砖的内部形成空腔,顶部会留有一个小孔流入铜水,铜水冷却之后再去掉模具就算是基本完成。

    模具的材质也是和黏土来做的,只是里面的形状倒把我难住了,想了半天最后找了块香蕉树的厚外壳,通过用小刀整形变成锄头大致的模样,按到两块模具中间并合拢。

    看着渐黑的天色今天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这一天充满了伤痛与刺激以及惊喜,说是冰火两重天也不为过......

    离化铜水还有几天,因为需要等炉子再干躁一些,总的来说制铜不算是一件在技术上太复杂的事情,但因为对锄头的期待让我最近失去了开荒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