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平辽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平辽侯 (第3/3页)

所兵三千,三部义军两千。

    两营共一万五千兵,其中一万三千兵会进行大练兵,然后在汉城王宫广场前阅兵。

    汉城中,宫廷卫军有两千余兵,驻守汉城的金江军士兵,有近三千兵。

    也就是说,加上三部义军,直接,间接受唐清安控制的军力,高达一万五千军。

    其余才是三千朝鲜卫所军,两千朝鲜宫廷卫军,只五千兵力。

    虽然身在异国,实则无大异。

    随着金江镇文武将领,还有精锐士兵的入朝,朝鲜国王笑着迎接,仿佛没有丝毫的不满。

    根据快船的传报,将军所乘的船队第二日就会抵达。

    第二日。

    汉江的码头上。

    早已被刘兴祚带领的士兵们静街,闲杂人等都扫之一空。

    汉城的金瑬,李贵,申景禛,管饷使郑斗源,体察使张晚之,管饷使南以雄,平安监司李尚吉,义州府尹李莞驰……

    以及卫所军队的将领,还有金江镇的文武官员,皆在此迎接等候。

    终于。

    一艘船驶入汉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随后,越来越多的船只出现。

    一队队亲卫营的士兵,从踏板上登上朝鲜的土地,穿戴精良的铠甲,持锋利的武器,矗立在两旁。

    林如海,陶杰,刘兴祚,金瑬,李贵等,皆赶上前去恭迎。

    唐清安笑容满面的走下踏板,看向许多人的面孔。

    “恭迎上朝平辽侯。”

    “诸位客气了。”

    “金大使,李院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唐清安主动向两名老熟人打招呼。

    当年他还是金州总兵,刚收复镇江的时候,眼前的两人就亲赴镇江,争取自己的支持,以推翻前朝国主李珲的政权。

    两人心中同样感叹。

    当年的上朝将军,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辽东王,而且朝鲜国内,受到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连他们二人,都无法抗拒。

    朝鲜在籍人口六百万,隐户也估摸有两三百万的国家。

    论起规模来,丝毫不弱于金江镇,且要远高于金江镇。

    而此人不费力气,就能在朝鲜国内搅动风云。

    一层一层的紧箍套下来,只其在朝鲜的势力,已能左右的了朝鲜的政局。

    此等手段,以及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因此哪怕是金瑬这等资格极老的勋臣,也深感恐惧,不敢在其面前失礼。

    谁都知道此人压榨朝鲜,可谁都不敢不亲近他,更不敢抗拒他。

    因为朝鲜内部无法团结。

    “将军还是如此的年轻,真令我等老叟羡慕,常命家中子弟,以将军为长。”

    金瑬等人,在镇江时见唐清安,那时候还称呼其为上朝将军。

    现在反而主动亲近,改口为将军。

    唐清安笑道:“等见过朝鲜国主,确实要见见你们家的子弟,考校一番。”

    金瑬大喜。

    其余的人听闻,也羡慕不已,暗骂老匹夫如此不要脸,然后主动上前推荐自家的子弟。

    “父亲。”

    突然。

    童子的幼嫩声传了过来。

    唐晏乾牵着怯怯的朝鲜公主,两人身后则是老太监林忠,正弯着腰露出笑容。

    “快过来。”

    唐清安立马招了招手,林忠连忙领着两个小孩过去。

    唐晏乾两年没有见到父亲,已经有了生疏感,靠前后,竟然没有和以往一般伸出手。

    唐清安丝毫没有顾及周围众人的感受,直接把他抱了起来。

    比以前秤手了。

    “有没有想我。”

    此时,唐晏乾才用力的点点头。

    “翁主。”

    唐清安放下唐晏乾,唐晏乾拉过朝鲜的公主。

    虽然才三岁,还没有彻底懂事,但是嬷嬷们的熏陶下来,已经知道如何施礼。

    “好,好,不错。”

    唐清安笑道。

    他虽然知道朝鲜公主的名字,但是朝鲜随上朝礼仪,女儿的闺名不得外传。

    而她又太小没有封号,所以直接称呼其翁主。

    如果没有意外,这会是他未来的儿媳妇。

    众人见到平辽侯的举动,才恍然,果然如传闻所言,平辽侯极其深爱自己的子女。

    朝鲜国内国王和勋臣来就重视唐晏乾,这回亲见平辽侯的爱子举动。

    那些把自家子弟送到了唐晏乾,成为其陪读的世家,心中越发的兴奋。

    没有做到的世家,也想着定要寻个机会才行。

    如此这番,和众人在码头上见礼后,已过了大半个时辰。

    亲卫营的王本,去巡视了大营,才赶了回来,在远处向万三点了点头。

    万三这才走到将军身旁,告知可以前去大营。

    乌压压一众人。

    没有进入汉城,直接去了金江军大营。

    代表国王的使者,早已送了丰厚的犒赏,猪羊鹿兔等,还有朝鲜的美酒入营。

    练兵之事。

    军司右司马王宣,参将李伯升,与训练大将李兴立等共同操演。

    此时。

    朝鲜最南的全州。

    东党,南派,东党北派几个大派系,还有一些小派系,或者已经衰败的家族成员。

    特别是东党北派。

    东党内部对待占据汉城西党,分裂出来的强硬派,还有部分前朝鲜国主时期,当政的大北派势力。

    因为西派,全结合在了一起。

    犹如当年。

    面对大北派时,除了现在在场的大北派勋臣,其余的派系,也是犹如目前的局面,与西派结合在了一起。

    仿佛从不停歇的循环。

    “怎么说?”

    有人按捺不住。

    众人冷冷的看了他一样。

    平辽侯在汉城,什么怎么说?

    朝鲜的叛乱不同。

    哪一派占据了汉城,防住了反扑,基本上就已经获得了胜利了。

    现在谁敢去攻汉城?

    那名年轻的子弟,知道自己说的话惹了众人不满,连忙低下头不敢继续说话。

    “我去接触过卢顺义。”

    “他的意思,大致是只听平辽侯的。”

    “什么?”

    ……

    听闻此言,在场的人大多心生不满。

    一个下民出身的武夫,如何敢不把两班勋臣放在眼里。

    能有幸获得如今的职位,理应对两班感恩戴德才是忠义之辈也。

    众人无法理解此人的忘恩负义。

    沈器远却明白。

    他虽然也是两班出身,但是自幼家道中落,对于底层百姓的想法,他能理解一些。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