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一章 海州之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一章 海州之危 (第2/3页)



    听到谢友成的提醒,唐清安回过神来。

    “五千驻守镇江的朝鲜军,他们的士气,战斗力都不弱,我军主力将撤离辽阳,而此地补给太远。

    就改朝鲜派这五千朝鲜军,协助我们驻守辽阳吧,这五千朝鲜军士的军资,由朝鲜提供。

    还有每年的人参供应,不能较少。”

    唐清安想到了这个主意。

    前番他的夫人秦可卿病重,传教士王丰肃束手无策,名医张友士妙手回春。

    张友士的医术,令王丰肃大为惊叹。

    想要学习张友士的医术,被张友士坚定的拒绝,王丰肃还请过自己出面。

    唐清安看得清楚王丰肃的心思。

    医术对宗教有大利。

    趁此机会,唐清安推出了人参,此物功效到底如何,唐清安无法确定。

    但是不妨碍他把此物传播到世界,成为金江镇新的一项奢侈品,加入到远洋贸易中。

    人参,谁也无法判断它无用,哪怕只是心理上的作用。

    有名医张友士的认可,来自最强大国家的特效药,王丰肃亲眼所见的事例。

    此物送回给了教会,两年的时间发挥。

    今年五月份济州岛的贸易,已经有了外国人开始采购晒干的人参。

    只要继续宣扬下去,唐清安相信,要不了几年,世界各国的国王,贵族,富人都会储备此物。

    到时此物独金江镇所有,以富人们的惜命程度,此物价格炒的越高,需求会越多。

    只此物吃多了,的确会流鼻血,就能说服这个时空的所有人。

    其中的利益,将会超过其余的奢侈品。

    而金江镇严控此物,只贩卖晒干的人参,杜绝传播出去,主要是打出金江镇的名声。

    不是此地出产的人参,功效则无用。

    如此两法,可保世代之利。

    这件事完全是自己的推动,不靠自己预知的未来,唐清安因此更为重视和骄傲。

    朝鲜的人参本就不多,随着这几年的大肆采摘,已经越来越少,如果不改善。

    将会和山西一样,因为采摘过度,导致人参灭绝。

    谢友成认为将军的提议不错,朝鲜没有理由反对。

    “我准备把十数门红夷大炮安置在辽宁城,配以五十门弗朗机大炮。”

    唐清安突然说道,看向身侧的李道信。

    红夷大炮运转艰难,辽宁城破了,才堪堪运送到此地,没有发挥作用。

    李道信原来负责唐清安的安危,是带领亲卫营的将领,后来离开亲卫营外放,如今成为了参将。

    资历,能力,都能承担起大任,所以唐清安想要留下李道信,独守辽宁城。

    由总兵朱秀,负责营口,塔山铺,鞍山,辽宁一带的局部军事。

    因为忠顺王占领了海州,在此地带犹如插入了一根极大极深的钉子。

    对金江军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对辽宁城池的安危,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辽阳城不光是要面对蛮族,还要防备后方的海州。

    一万二千兵。

    粮道太长,又置于海州眼皮子地下,大军不宜过多,否则承担不起军姿,如果有个万一,风险太大。

    留给李道信的,有七千金江军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