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占领潼关 新的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占领潼关 新的发展 (第2/3页)

如果我们的拖轮多了,完全可以把客货运输通到长江去,还有我们上次去的那个了临安府。做生意,你不能盯着我们山西有多少人去临安,还有很多人从徐州、扬州、镇江去临安。”阎伯驹很高兴,话也多。

    “我看是阎伯又想去江南看美女去吧?”张知木开玩笑说。

    正好陆成祥和阎兴进来听到张知木这句话,陆成祥也是听到打下潼关的消息很高兴,接过话来说:“严总啥时候去看美女,我也跟去看看。”

    “那还不容易,我正和知木说这件事儿。潼关拿下来了,我们的船队可以在大明朝所有的江河里面走。想去哪里都容易得很。”阎伯驹兴致正高。

    阎兴说:“这些年,可是把我困死了,知木有好事儿,别忘了让我也出去走走。”

    张知木看到阎兴有些憔悴,说:“二叔,我看你的脸色不好,可别太熬夜了。我们的事情都是刚刚开始,你可别就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我看你和陆先生是一对儿拼命的主。”

    阎兴说:“没事儿。知木,你放心。每天晚上我打坐一个时辰就行。现在我们的官员刚下去,有不少没经验的,事儿太多了。”

    张知木知道,新派下去的官员,做官用的是大明朝的法律,做的是窑岗的官儿。一定会有些无所适从的事儿。不过整理出来一套新的法律体系,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现在需要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发布下去。等条件成熟了,在考虑法律的事儿。

    不过,现在需要考虑法律的事儿了。没有一个法律,时间长了是不行的。可是这件事儿需要一个能担得起来的人负责才行。而且自己一定要参与其中。

    张知木已经通过李治让孟四儿去北京,给王世昌送些银子,请他想办法,从三法司弄出来一套全一些的大明朝律法,以便将来参考。

    张知木的意思不管用多少银子都行,只是不能说是窑岗人要用。不过这件事儿,难度很大。王世昌说,不是银子的事儿。要慢慢的想办法。

    张知木对这个就要到来的李岩很有兴趣,此人进士出身,思想激进,和窑岗人的很合拍。如果这个人要是合适最好不过了,不过这件事也看看再说。从冶场那边请回来的文人中,有一些是在朝廷的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任过职的官员。大明朝的是法体系实行三法司制,这些主掌司法的官员最容易卷入政治漩涡里,因此他们被定罪的也就多。不过在朝廷能混到三法司任职的官员,都不是简单人物。所以张知木一直想开展法律方面的准备,可是没找到一个能让这些人服气,最少不会看低的人领导他们之前,想用好他们是很困难的。尽管这样,张知木还是让欧阳鹤把这些人留下来,没有派他们去做官去。他们有的人亲自找到张知木说,他们一定会是个好官清官,请张知木给他们机会。张知木理解他们想做事情的心情,可是劝他们说:“那些地方官,用些有小才的人就行。你们都是可以做国家栋梁的大才。不能派你们去。以后你们会有更大的作为,请耐心等等!”

    这些文人被张知木说的既有些飘飘的,又不知道张知木会怎么安排他们。不过他们发现,和他们一样的一些人都没有被派出去,他们知道这个张知木一定会有他的想法。自己还是等着吧。

    这段时间,窑岗可是不一般的热闹。

    一是又有几百对窑岗的新人结婚了。他们这些新人,看到了上次结婚的新人,有不少媳妇都挺着肚子快做父母了。他们后悔上次没赶上趟。特别是每对新人都分到的新房子,更让他们眼热。

    所以这一波结婚的又有几百对。由于结婚的实在是太多了。房子一下子不够用。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有不少没房子结婚的都是两家用个房子的事儿。这样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可以先安排两对儿新人。不过公司保证年底前,一定能让大家都分到房子。

    张知木知道这人一结婚了,就更有责任感,工作也都稳定。

    再有一个热闹就是窑岗的学校学院都开学了。

    这让学生们都高兴坏了。由于打仗有不少学生赶不过来,学校没法开学,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这次开学典礼上,让同学们很惊奇的是,典礼上讲话的时候用上了扩音器,那个大喇叭把声音放得很大,再也不会因为离得远听不清声音了。

    学校有啥事情,用大喇叭以广播,大家就都听清楚了。

    这回小虎也能上学了,当然他和小青都得到了一台属于他们的自行车。张知木和杨玉琳花了几天时间,教会了他们骑自行车。

    黄玉坤对张知木说:“孩子都让你给惯坏了。”

    张知木知道,黄玉坤嘴里是这样说,可是心里高兴的很。

    还有一件事儿,在窑岗引起了更大的轰动,那就是照相馆的开业。照相馆开业的时候,窑岗在家的几大巨头都参加了。为了照成轰动效应,窑岗照相馆开业前,玻璃展窗都用红绸子蒙着,一直到鞭炮放完,红绸子落下,才让大家参观橱窗。

    这些来宾大多数是第一次看到这些放大的真人一样的照片,那个轰动是超过了张知木等人的想象。一直到晚上要闭店关窗户了,还有人在窗前守着看。

    开业的第二天,照相的人就排起了长队。照相馆里的三台照相机也不够用。对此,《窑岗周报》也借机进行了宣传。

    陆成祥跟张知木说的一件事儿,让张知木感到很高兴。窑岗的四周已经出现了很多自然形成的各种小集市。也有搭建的各种棚户和房子。这说明在窑岗这里的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些是不完全依赖窑岗商贸总公司自己生存的。

    黄玉坤在家里和张知木说的一件事,更证明了许多来到窑岗的人,完全可以自己生存了。本来黄玉坤是有点发牢骚,说:“有几个老职工现在不干了,因为有的会裁缝手艺,有的会一点儿做饭的手艺,她们都回家自己开店了。”

    张知木一听说:“这可是好事。”

    黄玉坤不理解说:“怎么啥事到你这里都是好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