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第1/3页)

    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李自成看见窑岗人真的没有阻止他们运送人员,就接连的派船过来接人,而且是日夜不停的运。可是风陵渡码头实在是太小了,想对于十几万人,简直是小的可怜,尤其是这里正是黄河大转弯的地方,水流很急。船只来回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些旁观的窑岗蒸汽船运力很大,可窑岗人是不可能管他们的。窑岗人的船是在里看着他们过河的士兵,不准他们带兵器,也不许装运人以外的任何东西。有的人以为窑岗人不会太认真,就带着东西上船,窑岗人发出警告也不听。没想到窑岗人竟然开炮警告,弄得使船的人再也不敢允许大顺军士兵带东西上船。

    一直到了窑岗人规定的时间到了,大顺军也只是把大部分人运过黄河去。等子时一到,窑岗所有战船就都打开探照灯,把风陵渡码头上照的通亮。最后一只船离开码头之后,窑岗战船上的人通知他们不要再过来接人了。

    剩在黄河北岸的还有三万多人,他们知道时间已到,回不去南岸,有不少人放声大哭。由于子时天太黑,窑岗的战船停在风陵渡码头没有再行动。

    一直到天亮了,窑岗骑兵过来通知这里的大顺军士兵,放下兵刃,排好队,分几路来到已经建好的俘虏营。俘虏们到这里首先给他们热粥喝。这些人好都是几天没吃过饭,不敢给他们吃的太饱。俘虏们走完,最后剩下的是已经走不动的大顺军士兵。这样的也有几千人。窑岗士兵过去搀扶他们来到一个专门的营地,在这里有军医给他们瞧病。其实他们大多数是身体比较弱在这里饿的。窑岗人给他们喝了牛奶和稀粥调养。

    李自成和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站在潼关的城门楼上,向北岸瞭望。虽然他们看不见啥,可是他们知道,窑岗人正在收拢他们没过来的士兵们。此时李自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也是挂满了泪珠,丞相和军师几次相劝,李自成都不愿意离开这里。

    回到潼关的衙门里,李自成问:“丞相、军师,你们说,如果窑岗人攻打潼关,我们能守住几日?”

    军师宋献策回答说:“皇上,如果窑岗人要是执意攻打潼关的话,我们一定守不住,至于需要多长时间,那就要看窑岗想付出多大的牺牲。如果他们不畏士兵的生死,一天他们就能打下来。不过窑岗人不会这样,他们很看重自己士兵的生命。他们一定会用最小的损失拿下潼关。”

    李自成听罢,想了一下又问:“那窑岗人啥时候能打潼关呢?”

    “如果窑岗人的商船被我们攻击,他们打的时间就会早点儿,否则的话就会晚一点儿。因为他们一下子占了这么大的地方,需要稳定一下。”宋献策会回答。

    “欧?军师以为,窑岗人这次会和朝廷翻脸,自己接管整个山西?”李自成问。

    “我看,窑岗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现在就是让朝廷接管山西,他们也无力接管。”宋献策说。

    李自成叹息了一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打回山西了。军师以为,窑岗人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哪里?”

    宋献策说:“可悲的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窑岗人在想啥。我们和窑岗人打的是一场糊涂仗,他们为啥采用这种策略,我一直不懂。不过窑岗人下一步的选择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河南,一个陕西。这两地方对窑岗来说,各有利弊。他们做啥样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

    李自成说:“窑岗人的商船路过的时候,我们不要骚扰。再说了,我们就是动手也占不到便宜。他们不打过来,我们就休养一下生机。也好考虑一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自成不甘心就这样回西安去,也没有脸面这样败回去。现当初,誓师出发的时候是何等的豪气冲天,现在回到潼关只有十几万人马,算上刘芳亮他们的也不过是二十多万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败在一个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的窑岗人身上。现在想起来,在此之前窑岗人就已经露出他们的锋芒,可是自己硬是不愿意想窑岗人如何强大。现在败在窑岗人手里一点不冤,不论是兵器上还是谋略上,都照人家差的太多。

    军师宋献策也知道自己的谋略和窑岗人根本不是一个水平,他早生退意,说:“皇上,我们失败有很多原因,我看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火器上差距太大。臣想告退,回西安去专心督造火器,如果能有所成就,或许我们还会和窑岗人一战。”

    李自成哪里不知道宋献策的意思,说:“不行啊,军师,我们这里还离不开你啊。”

    宋献策此时退意已决,说:“皇上,通过这次东征,臣觉得臣已不适合再任军师一职,再这样下去就耽误皇上的大事了,恳请皇上就准为臣去吧!”

    李自成说:“军师啊!我们经此大败,都有些心灰意冷。可是朕也知道这不是你我那一个人的错。你不要介意,我都歇息一下就好了。再也不要说离去的话,朕离不开你们。”

    李菁带人离开风陵渡的时候,虽然欧阳鹤告诉他,后面的粮草你不用担心,杨靖的运输队随后就会跟进。可是李菁知道,他这一去,路途不近,他们将近两万多人,就地取粮的机会不多。因为这一路,刘芳亮已经打过去,扫了一遍。百姓们的粮食也会不够吃的。所以他把李自成的银箱之类的东西都卸下之后,马车上都装上粮草,又带了不少粮草车。如果后面的粮草供给不上,自己还能顶一阵。

    跟李菁出发的是第二和第三师。他们是从窑岗出发,先到忻州,到阳曲,又到太原、太谷、祁县、介休,到霍州和陈玉峰他们的大军汇合的,一直没有啥大仗打,遇到的基本都是空城。这次他们听说跟着李菁东征当然高兴。李菁在窑岗的名气他们都知道,那是从来很少离开张知木左右,也是屡建奇功。而且大家都说,李菁从来不打吃亏的仗。这次跟着李菁一定有机会立大功。

    沿着黄河北岸向东,路况是很差的,虽然刘芳亮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