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扬州城堡 (第3/3页)
船先走的,因为从淮安到开封这段,正好是顺风,粮船不用蒸汽船拖着就行。
这段时间,开封分公司的各位从经理到员工都没少费心思,把店改建的非常好,就连一向挑剔的陆成祥都是都不住的说好。见到张知木和陆成祥到了,开封分公司的经理王景遇问:“我们是不是择日开业啊?”
陆成祥说:“越快越好,我们办完这里的事儿,还要马上回窑岗。”
留下陆成祥和王景遇安排开业的事儿不管,杨玉琳和杨玉琳在李菁的陪伴下,来到王府,拜见周王。当然到了王府,杨玉琳就直接带着东西见安平公主去了。
周王见到张知木,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周王没忘了先办正事儿,宣读了圣旨。皇上因为张知木的窑岗人打败了李自成水军和剿灭了武泯湖的水匪,嘉奖窑岗人,将原来的税费减半的时间顺延五年。
周王宣读完,张知木谢恩之后,二人目光一对,都明白皇上没有啥可奖励的了,这样做也就是表个姿态,让张知木明白,他做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办完这事儿,周王说:“我儿子的事儿都安排好了,随他去读书的有十几个人,一起上课的有五个,其他的张东家就在窑岗给他们安排一处房子,我儿子有不愿意在学校呆着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去处。你放心,这一段时间我就要求他们注意改口,不许在称他们原来的称呼。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开封富商的儿子,这些人也都是随从。”
张知木其实觉得,带着些随从还是有些惹眼的,可是周王做到这样已经不易了,要是不要这些随从,周王会受不了的。张知木说:“这几天我们的分店有一个开业仪式,完事儿我们的粮船也该下来了,我们就回窑岗。到时候王子,欧不对,公子就跟我们一起走吧。我对别人说他是我的一位好友的儿子。他也就委屈一下称我为叔叔吧。”
周王说:“这都是没问题的,他有你这样的一位叔叔是他的福分。我想跟你说说那批粮食的事儿。我知道你们从广州和泉州买了一些粮食,也在扬州买了一些粮食,我就按在扬州买粮食的价格多一点付给你们粮款你看如何?”
张知木说:“这事儿,就按周王的吩咐办。如果开封银子有问题的话,就不必勉强。再少一点也没问题。”
周王说:“这已经是很对不住张东家你了,我们要是出去买粮食,这个价格根本买不到。我们开封多少人都在外面买粮食,可是都是高价买回来的,开封人听说了窑岗人一下子就给运来了十万石粮食,高兴地满城欢声啊。”
张知木也知道,李茂为了出去抢粮食,早早的就派人到产粮区蹲守,这才抢到粮食,不然很难买到这么多粮食的。不过张知木觉得在开封留下这些粮食,虽然挣得不多,可是又一次在开封人心里留下一点儿好印象,还是值得的。这样让张知木想到回到山西也要用粮食收买人心。这样既救了灾民又得了人心,是一举几得的大好事儿。
开封分工公司的开业典礼,进行的十分隆重,开封各界都派人老送礼来了。周王更是很给面子,也派人送来一个牌匾。牌匾上就两个字“义商”。这让分公司上下都感到很荣耀。
大宴宾朋二天,开业典礼才算完事。
张知木对这个分公司经理王景遇的办事能力还是很欣赏的,这人头脑灵活,说话得体,做事稳重,是个独当一面材料。
很快的,陈玉锋先派出来的一艘快船到了,通知张知木大队的粮船就要下来。
张知木等人带上周王的王子,一起来到到船上,安平公主也一直送大家到船上。杨玉琳到了开封进了王府之后,就一直和安平公主在一起,没分开。这次到了船上也是依依不舍,其实安平公主也是来送自己的弟弟来的,只是在外人面前不能说话,杨玉琳把他请到自己的仓里时,姐弟才说上话。
等到浩浩荡荡船队出现在黄河上时,张知木他们的蒸汽船就起航了。杨玉琳和在码头上的安平公主,忍着泪挥手告别了。
张知木他们很快的就回到船队里了。过了开封向西转弯的时候,有几段逆流顶风,以前需要纤夫拉纤,可是现在有了蒸汽船,一下子可以拖一串船前进,那些第一次见到蒸汽船的船家们这回可是开了眼界。船过三门峡开元新河的时候,更能看出来蒸汽船的优势来,以前都是纤夫一条船一条船的拉过去,可是蒸汽船一次就可以拖一串船过去。先过去的船先到了潼关码头。巧的是窑岗那两艘改造的蒸汽船和平底船也在潼关,因为他们试航完了,就到了潼关,由于不了解三门峡下游的情况,他们没敢过三门峡去。他们听说自己的船队都到了三门峡,正一批一批过开元新河。他们就也赶到这里参加托运船只过开元新河。有了他们两艘船的加入,过船的速度就快多了。
张知木等人,看到又有两条蒸汽船投入使用,更是高兴地不得了。
------------------
微积分公式,化学元素表;东征日本,南击麻逸;青霉素,注射器。--《南宋记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