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章)对弈 (第2/3页)
豪强构成的铁拳,足够砸碎任何反抗。”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权力,下乡?!
郡县制岂不是要超进化?!
霍海:“代价是,这些人一定会用这份权利瞎整,会损害一定的朝廷威望,但我们要在三十年里,完成下乡的全部过程,然后踢出豪强,完成大汉真正的一体化。”
此话一出如果写在史书上,那将会被永久唾骂。
因为这个过程会死很多人。
冤死很多人。
但这一切最终会带来一个行动力比现在强十倍百倍的大汉。
刘彻心动了。
他的命令现在只能到县令手中。
但是不久后,能传递到任何一个乡。
乡这个单位太小了,几乎等于命令能传递到任何一个实际的人手中。
要知道,封建制度中,人才是最可怕的,以前刘彻防备宗亲的方法,是让他们搞不到钱,所以收回了铸币权力。
而现在大家都奋发赚钱的时代来了,刘彻缺少一个避免有人穷疯了跳出来咬人的方法。
而现在,铁拳来了。
这是一个明牌暴力衙门。
此时,司马迁在犹豫要不要写。
如果写,自己就是背叛整个朝廷,如果不写,似乎又不忠于史家。
司马迁最后在史书中写下【大司农霍海说了一些不是人的话】。
刘彻:“警正和大尉,你有什么人推荐吗?”
霍海:“大尉我要让皇甫华担任。”
“皇甫华参与过匈奴战争,是标准的高级将领,但同时又不是军中人,而是匈奴公司挂职人员,所以和军中没有任何牵扯,在地方上不会形成武装牵扯问题。”
“皇甫华很会带兵也很会御下。”
“同时,皇甫华在几年前修建安洛铁路时,曾经带队清扫铁路沿线的匪徒,这本来就是骑警的工作。”
“他在长安少尉府衙供职时也进行过警察的工作火警的工作,他不熟悉的只有水警,但水警这一块可以调一个懂行的人进来帮忙,所以可以调派终军。”
“终军对海军如何调动非常熟悉,但他又不是海军不是路博德下南基地的成员,正适合做水警司警。”
刘彻:“警正呢?”
霍海摆头:“警正没有推荐,我也不知道应该找什么人去担任警正这个职务,毕竟警正需要带队调查举国所有违法的事情,和执行的大尉工作是切割开的,而这方面,臣不熟悉。”
刘彻:“王贺怎么样?”
王贺?群臣疑惑,谁啊这是?
霍海摆头:“王贺外事还得用,刚刚发挥效果,怎么能换。陛下自己选个警正吧。”
刘彻明白了,霍海在避嫌,避免这个部门全是自己的人。
刘彻真的心动了。
此时,很多人低头震惊。
这才是霍海,这才是大手笔!
自古就只有文武两种职务,凭空之间,多变出了一种。
能文能武,能拿刀枪,也能拿判官笔!
这直接给各地方郡县官员的判决权直接收回了!
如果张汤现在是廷尉,张汤已经跳脚反对了!
因为实际上警正已经代替了大半的廷尉职责了。
但张汤现在是御使大夫。
张汤都怀疑,这是刘彻和霍海商量好的,是出来演一出戏。
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
只有霍海和刘彻知道,不是。
而且这事情,霍海不能和刘彻私谈。
因为这是只能提一次,再也不能谈第二次的事情。
霍海不可能私下让刘彻同意这件事情。
刘彻也不可能私下同意。
如果提起第二次,那目的纯不纯,就只有天知道了。
准确的说,第一次提出,目的纯不纯也只有天知道,而第二次提出,就是大概率的目的不纯了。
霍光心中惊涛骇浪。
自己玩儿了这么久,本来以为把议会这么个机构玩儿成了有实权的架构了。
却不曾想,那点权利,还不够二哥新设计这个部门一碗饭吃的。
此时,卫青正在看霍海。
心中全是震撼。
卫青思索了一辈子如何不让刘彻猜忌。
所以他在任何能低调的地方低调。
而霍去病不用低调,因为霍去病是来制衡他的。
但,两者的一切都是白瞎。
现在,霍海提出的这个东西,却能永久性解决问题。
因为……警察遍布全国,任何军队将士调动,霍海都会知道。
所以,哪怕有一天刘彻猜忌霍海了,霍海都可以光明正大的知道。
霍海这个第一代创立这个机构的人,只要不死,这个机构身上的霍海印记永远洗不掉。
成立这个机构,就意味着,刘彻要放弃武装清洗霍海的权力。
一边是永远不暴力清洗霍家。
一边是可以完全掌握大汉的机器架构。
最可怕的是,霍海才二十三岁,刘彻不可能等到霍海死了再去实现这个机构。
至少在目前看来是如此。
刘彻突然看向了霍光:“霍光,你说这事情需要议会讨论吗?”
霍光根本不敢说话,直接低下头:“臣不知。”
讨论也不好,不讨论也不好。
讨论,就是议会觉得君王扩大权利范围不好。
不讨论,就是默认支持霍海监察全国。
所以,霍光直接答臣不知。
表明这个事情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
刘彻哑然。
是啊,这事儿不是霍光能解决的。
这事情换个皇帝,恐怕都不敢下决心。
但,我是刘彻。
刘彻:“朕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可以进行框架搭建,然后逐步完善,至于法律定制,就由朝会议会商量着制定。”
“花一年时间,能搭建起来吗?”
霍海摆头:“没干过这种事情,不知道。”
刘彻:“朕信你可以做到,你能依靠钱毁灭一个国家,依靠钱搭建起一个大尉一个警正,有什么不可以。”
刘彻思考了一下:“这警察,既有法又有警,法自然要挂韩非子,警……就挂霍海吧,中间就挂大汉皇帝像,就叫大汉皇家警局吧。”
“六警在长安总部设立警司,在郡设立厅,县设立局,乡设立所。”
“厅等于段长,局等于大队长,所等于小队长。”
这是铁警那边的划分。
段长大于最好的县长,低于郡守。
以此类推。
众人点头。
刘彻:“急招北海侯皇甫华归长安!召终军觐见。”
刘彻思索了一下:“取消霍海羽林卫大统领职务,安心搭建大尉警正体系吧。”
霍海拱手:“长安位置特殊,陛下年前刚刚设置了执金吾,臣认为,应该再设立各宫武卫将军,独立于羽林卫之外。专司守门。”
刘彻疑惑,不清楚为什么。
在刘彻看来,羽林卫这个神来之笔,根本牢不可破。
就是现在,大汉的阵亡将士太少了,未来羽林郎有点难补充就是了。
霍海:“不久之前,有守门的羽林卫问进宫的马夫们要过路费。”
霍海为什么要提这个。
实际上就是分羽林卫的权,造成一种名义上和军方闹翻的局势。
否则,霍海手里的军权就过于多了。
而且全是重要职责。
如果霍海手握警察还手握卫队,那不是独揽大汉都城军事力量?
虽然那个羽林卫大统领实际上有点名不副实,但这本来就是刘彻故意的。
如今多了警察之后,名符实了,那就要舍去了。
霍海说出这个,不服的人大可以去查,一定有这个事儿,只是个理由。
只是挨查的人倒霉了。
但,总比所有人都倒霉好,要恨就恨吧。
其实也没多大碍,现在的军中人,大量的家里都有生意,未来他们如果不能更进一步,出来后也是要做生意的,依旧仰仗大司农。
现在恨一恨,身份一变,也就不恨了。
刘彻脸色变了,阴晴不定,最终开口:“张汤,查。”
张汤瞪眼。
啊?我不是廷尉啊?!
刘彻一拍额头:“对了,你不是廷尉了,气糊涂了。”
说罢转头:“任命赵过为警正。”
赵过?
也对,赵过已经干了很多年具体的活儿了,在新商改这方面,他是主力军。
卜式如果调任警正,那是降职,赵过正合适。
至于西域公司,当然要换人了。
也是时候换人了。
至于卜式,也要往九卿位置上调用了。
“赵过在警正组建后,查!”
现场不是没有羽林卫,大家都有点不敢说话。
现在他们还没咂摸过味儿来,等明白过来后会更气。
……
霸上宫。
带着眼镜的额刘彻,眺望远山,手扶栏杆,凭栏叹息。
卫子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