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章)对弈 (第1/3页)
霍海:“在长安,大家知道新商改的重要性,所以都竭力的去办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去解决了这些问题,但解决的依旧不多,依旧很拖沓,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去年不是因为这些事,长安的经济总量应该要提升百分之四十多才对。”
“但如果新商改推开,在地方上,大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要保证商路畅通,各地还存在的匪徒如何处理。”
“那些拦路,见好欺负的就强抢,见不好欺负的就软磨硬泡的路霸如何处理?”
这些事情,听的人头都大了。
是啊,在长安,这些问题不是问题,大家随便就解决了。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同了啊。
这是要命的大事情啊!
小地方死一个人,大家都担惊受怕很久,二十年后都有人记得这儿死了个人。
加上各地地方上官员组织结构的薄弱,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以前,一个地方九成五的人口在乡下,百分之五在城里。
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五。
只需要一个府衙,几个衙役,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城里人口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
成都,洛阳这些地方因为人口膨胀迅速,已经到了六成以上,长安更是恐怖的九成五以上。
这还是几个衙役能解决问题的吗?
霍海:“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铁路沿线的铁警一样的制度,组建警察,火警,水警,交警,骑警,与原本的铁警合在一起,组成警察部,设置两个等若九卿的官员去管理。”
“我称之为,警察局大尉,警正。”
“而全国至少需要总共十二万警察。”
全国,所有官僚一共才多少?
全国的军人可没有领取高工资。
这些警察在地方上工作,明显是要拿工资的。
一年至少一人四万,也就是合计五十亿的成本,都赶上现在大汉一支军队的支出了。
这么多警察只是开工资?不需要办公地点,不需要各种物资配合?
这一块开支起码在三百亿左右!
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有些人根本都不敢想。
以前的确是军队统领们统治大军。
但,一,没有皇帝命令,大军不会动。二,大军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现在,这十二万警察,似乎都归霍海管!
如果这事儿成了,霍海的人岂不是遍布全国,比任何官员说话都要管用一百倍!
这还只是警,他的教、卫、科、文,还没开始改动呢!
不是丞相,远超丞相!
新时代,似乎必须要有这个机构,而这个机构似乎必须在新商改体系内。
霍光愕然抬起头。
二哥真敢!
这不是在皇帝手里掏权力吗?
而且是从来不外落的,军权!
而且比军队用起来方便!
但,没有,不行!
如果不是霍海,而是换个人提出这个,那就跟明抢权力似的。
但霍海从来办事都只讲效率从无二心,又是皇帝亲上加亲,所以,提出这个,仿佛没有任何问题一般。
如果不考虑这会带来的势力叠加,只考虑办事,这个警察机构绝对完美无缺。因为铁警已经验证过了!
而刘彻,也在思索。
答应,不答应?
如果这点权利不放出去,那还谈什么商改?怎么改?没权利改什么?
如果放出去,这些人可等于是分散在全国的十二万职业军人。
甚至于刘彻能想到,警察必须要匹配武器,才能打击罪犯,武器是什么?
枪。
虽然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等于各地都出现了一支新的有资格参加牌桌斗争的武装。
霍光这才知道,自己二哥,才是真正的大手笔,自己的行为,最多叫小打小闹。
大将军卫青:“我反对!”
卫青知道霍海在干什么。
如同当初霍去病出来争权时一样,和卫家分家。
否则,看上去权利就过于大了。
此时此刻,卫青又该出来反对了。
刘彻此时很冷静的转头审视卫青,审视卫青是否真正的反对。
根本审视不过来,刘彻刚刚转头过去,大司马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朗声:“我反对!”
后将军曹襄:“我反对!”
左将军公孙贺:“我反对!”
赵食其:“臣也反对。”
李敢不知道他能不能代表李家,但:“臣反对!”
所有人都说完了。
所有军方大佬,全体反对。
十二万警察,发挥的作用,比五十万大军都大!
因为五十万大军是不允许驻扎在城市的,超过两百人活动,必须有调令。
就算进城活动,都不允许持械,更别说带甲了。
而十二万警察,全部生活在城市!
这十二万人,比目前大汉各州府县的兵丁合起来还多!
如果未来的大司农一声令下,举国反叛都有可能!
更何况,这些警察是要持械才能在城区开展工作的,并且他们还有查举之职责。
这些职责能放在同一批人身上?
还有,交警这个设计,他们岂不是掌握全天下所有人的行动轨迹,掌握着举国所有货物的去向?
还有水警。
如果水警和交警联合,神不知鬼不觉把一门重炮送来长安,都没人知道!
这是可以接受的吗?
不可以!
霍海:“臣!羽林卫大统领,也反对。”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你神经病啊,你自己提出来自己反对,玩儿呢?
霍海:“但,臣!大司农,同意!”
此话一出,司马相如站了出来:“臣,丞相,同意!”
张汤拱手:“御使大夫,附议。”
一个个的人站出来附议。
除了军方大佬,基本都是同意。
原因很简单,目前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其实住在城市里还是有遭受生命危险的可能的,而警察制度展开后,安全性绝对是要提高的。
还有,在场的都是官员,警察作为一种力量,是先为他们负责然后再有其他功能的,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霍海知道,这个提议,刘彻会同意。
因为刘彻当初不设置太尉,而是设置了比三公还高的大司马大将军。
这是为了给卫青更高的权利吗?
不是,这是为了在卫青死后,收回权利,把三公中的军权抓在自己手中。
而九卿之中,并没有一个衔接军权的职务。
倒是前后左右将军,高于九卿低于三公,把军权一分为四。
而在后来的变动中,霍去病成为了大司马骠骑将军,就等于高于三公等同大司马大将军。
也就是说卫青职务虽然高,但权利却被分了一半。
而霍去病职务虽然高,但实际上管辖范围还不如三公的太尉呢。
这个局面形成就是刘彻故意的,分化太尉的权力。
而如今,大尉和警正,能再撕下来一块。
为什么霍海提出的是大尉和警正,而不是直接提出警察大尉?
因为那样就会凭空又需要刘彻想办法去平衡权利。
既然这样,霍海设计好了,直接分两个,总不能两个职务上的人同时被上司大司农给带走了吧。
也就是说,大司农,警正,大尉,三个职务要全部出问题,才会导致警察失控。
如果真有这一天,那那时候的大汉已经回天乏术了。
还有,霍海专门提出了需要设计这几种法律,让他们来执法。
意思就是把管理他们的权利留在大司农府衙,但是把规制他们的权利交给朝廷。
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提出这个机构的人,会不会造反。
因为这个体系设计出来后,就不可能被拿来造反,除了第一代。
第一代威信最高,又让整个十二万人的群体吃上了朝廷饭,还要安排容易指挥的人来快速搭建这个架构。
如果有人会反,那就是第一代。
刘彻知道,实际上卫青他们也不是真反对。
他们是因为军职,不得不反对,如果不反对,不好和下面交代。
因为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不可能提出给军队也那么高的待遇。
大汉朝的军队,只能是奖励,不能给超高待遇,因为未来还有无数的仗要打。
此时所有人都还没说话。
霍海继续:“既然是在朝堂,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接下来的话,史官不允许记录,所有人不得外传这是在朝堂上被说出来的话。”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刘彻也想知道霍海要说什么。
霍海:“警察体系,可以把各地豪强全部变成自己人,如果权力下乡过程被阻拦,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