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章)乌托邦崩塌 (第3/3页)
个箱子里的老鼠死光了,还有三个箱子有老鼠,合起来一共三百只……”
刘彻愕然。
怎么会?
每个箱子有七千只老鼠的空间,有一万只老鼠的食物和水。
就算要毁灭,也应该是老鼠突然突破一万,并且短时间翻倍,变成两万,然后再因为实物不够,崩塌吧!
怎么会每个箱子才突破三千,就开始走下坡路?
这个实验刘彻一定要搞清楚。
这事关未来!
张汤苦笑:“当时霍武侯提出了乌托邦假想,我还给这个实验取名为耗子乌托邦,结果没想到……成了号子地狱。”
刘彻起身:“走,去天牢。”
到了天牢,刘彻发现这里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霍海提出了劳改犯赚钱战略,所以现在大汉的法律在疯狂的修改。
前年,大汉有百分之零点六三的人口被判处死刑,有百分之三的人口被判处流放。
去年,大汉只有万分之四的人口被判处死刑,有万分之十五的人口被判处流放。有百分之零点五的人口被判处劳改,其中大部分是两年以内。
但这个数字还是太高了,这等于大汉去年有三万五千人被判处了死刑。
当然了,这是包括边疆各地搞事情那些必须死,而且一死死一户口本那种。
刘彻的目标是把这个数字降低到每年一千以内。
同时把大汉监狱的产业做到一年两千亿以上。
所以,刘彻老早就没来过天牢了,这儿都完全废除了。
可现在,这里似乎成了实验室。
很多穿白大褂的人在这儿活动。
不少人带着口罩。
而天牢的墙壁依旧很厚,但是貌似在顶端打开了门可以进去,而不再是从底部进去。
而顶部做了一圈钢铁楼梯和过道,可以挨个观察,送食物,投放水。
看起来,这些监牢内部应该是用钢铁从新焊接铆接了,然后内部再做了装饰,避免老鼠外逃。
刘彻一想到这每一个房间以前都住满了老鼠,然后又全部死了,就感觉恐怖。
不过,刘彻更想知道,为什么。
“实验报告或者日志在哪儿?”
张汤让旁边的人去拿。
张汤一边:“这是廷尉的试验所,目前招募了三百个新学学生,其中有二十个学过法家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还有一百名医疗、木工、铁匠等各种工种的新学专科毕业生,我们的研究力量在长安城,算是比较差的,但是我们实验少,所以每单个实验投入的人力物力,在长安算是顶流的。”
刘彻点头。
很快,海量的实验日志被端了过来。
刘彻看了起来。
看完第一本的全过程,刘彻摸不着头脑。
丢进房间的十只耗子,一进去就开始生产了。
他们分成了五对。
随后,第一波出生的老鼠,衣食无忧,仅仅三个月后,就成熟,开始生产。
这个期间有多少老鼠,只能推测。
大概一窝六七个,第一个月出生了三十只新老鼠。
第二个月也是三十只,第三个月也是。
但是第三个月时,第一个月出生的老鼠,开始生产了。
根据食物被吃的数量,推测在第四个月时,有了三百只左右成熟老鼠的食物消耗。
因为部分老鼠没成年,所以当时的老鼠数量应该突破五百了。
第五个月开始,老鼠数量开始了狂飙。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老鼠开始以家族为单位竞争。
其中牢房内侧高处的住所成了香馍馍,所有老鼠都在这里争斗。
而一个家族赢了之后,开始高速繁殖。因为这个地方接近投食口。
接下来,这个家族不断地壮大,老鼠数量越来越多。
第九个月时,牢房一半的老鼠都是它们家族成员。
这种半对半的成员对比持续到了第十二个月。
这时候,牢房的老鼠数量不是三千,而是五千。
几乎所有老鼠都开始争抢,开始搏杀。
很快,大家杀红眼了。
老鼠的日常从吃饭生孩子,变成了吃饭、打架。
突然之间,没有什么新老鼠出生了。
莫名其第一年零三个月,随着杀疯了的最后几只耗子淌血而亡,一号牢笼,死光了。
准确的说,根据日志上记载,大家发现这里的老鼠死光后进去检查,发现其实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几只老鼠活着,这是这几只老鼠似乎智力有问题,认识不到投喂的优质食物才是食物,它们一直在吃老鼠干。
刘彻翻开第二本,没有看前面,直接看最后结果。
结果看的一头雾水。
这个牢房也发生了家族争斗。
最终打起来后成年老鼠开始不养育后代了,公老鼠杀疯了都在厮杀,而母老鼠开始代替了前期公老鼠抢食物的家族性争斗。
而大量幼鼠分明有爹妈却成了孤儿,被丢弃在外。
刘彻看了第三号牢笼的。
又不一样!
这个牢笼第六个月有一个家族全胜了!其他家族被杀光了!
这个家族在第十三个月才数量突破三千。
但是这个家族后期畸形鼠数量巨大。
刘彻:“近亲繁殖。”
刘彻马上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牢笼淘汰了八只原始老鼠的基因,只有两只老鼠的基因传下来,所以每一只老鼠互相之间都是血亲。
疯狂的混血导致遗传病概率飙升,最终已经不是几百万分之一变成几万分之一那么简单了,而是半对半的出现显性遗传病。
而没有发病的其实也都是有内在的无法观察的遗传病。
六个月一统,十三个月突破三千,十五个月,也就是三个月之前,全部死掉。
全是因为基因缺陷死的。
至于原始的两只老鼠,可能是被子孙后代给吃了,所以没有基因问题的他们也没活下来。
刘彻又翻开一本。
这一本看的刘彻瞪大了眼睛。
第七个月开始,这个牢笼的公老鼠开始搞基,不跟母老鼠交配了,第九个月就没有新老鼠诞生了,一年零二个月就死光了。
死因是母老鼠跟公老鼠抢另一只公老鼠。
第七本实验日志。
第八本,第九本。
一本一本看下来。
千奇百怪。
死的各不相同。
根据粮食缺陷和人口膨胀理论,老鼠应该要在数量突破一万,瞬间飙升两万的时候才出问题。
结果是,每个房间在空间上容量到接近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出问题,超过六成几乎就是已经在疯狂死亡了。
死的比生的快。
老鼠这种东西死的比生的快,根本没法想象。
一路看下来。
刘彻明白了一个道理。
就是某种自然陷阱是存在的,并且不只是自然,而且还和社会有关系。
刘彻思索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张汤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个实验,或者说以这种方式告诉自己这个实验。
张汤,对勋贵有意见,不想让大汉形成大家族。
刘彻知道,这肯定和张汤的政见有关系。
但是刘彻并不打算满足张汤。
刘彻看完后:“人一胎一个,一怀孕就是十个月。老鼠一胎七八个,怀孕十多天就生,一年六七胎。”
“换句话说就算这种陷阱真的存在,可能会在一万到几十万年后爆发。”
“到是不打紧。”
张汤没说话。
刘彻:“但是这个实验展现出的各种问题,千奇百怪,的确太奇怪了,但有一点,这个实验过于灭绝人性了,禁了吧。”
张汤不敢多说,低头领旨。
随后,刘彻把对南越的安排的圣旨,连同这件事情写了下来,一起送去给了霍海。
番禺。
卫长公主生产在即。
此时,闽越和东海两国的代表都来到了番禺,要见霍海。
他们都想投了大汉,不再做边缘属国而是真正的加入。
来人名字都很有意思,千代江、新垣信、北野海涛,不知道的人肯定不相信这些是汉姓,更不相信他们这么会挑,把这些姓氏挑出来做自己的姓氏了。
这些闽越东海越的人最近十年之前大多没有姓氏,所以这些姓氏是他们挑选的。
可能本地说话的习惯和发音音节对于单姓不友好吧,所以多选了复姓。
而且可能是这些姓氏在百越语言中有类似发音词有某些含义,否则他们不会选这些在汉地都少见的汉姓来自己用。
不过霍海并没有急着招待他们,而是给刘彻回信。
【陛下不必担心,老鼠乌托邦之所以毁灭就是因为吃饭、喝水、住房子都不花钱,闲的。大汉大部分人青壮年阶段都是要努力赚钱买房子的。
只要我们没有乌托邦,就不存在乌托邦的崩塌。】
回完信,霍海:“你们谁先说?找我做什么,你们不应该去会稽郡找朝廷的官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