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书月票活动开始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章)以彼之道(本书月票活动开始啦) (第3/3页)

 距离成都最近的封地,就是现在的奉车都尉,也就是苏武的哥哥苏嘉。

    他是江阳侯,那也是在泸州的位置,产老窖的位置,距离成都还远得很,手是伸不过去的。

    而成都目前遍布张骞他们培养的战争斥候、探子、特工,还有王贺他们不断往那边派锦衣卫,虽然都是针对天竺的,但顺便也就把成都监察了。

    根本不存在配方外泄的风险。

    霍海跟张道立说了好一会儿,就是指点了一下舰炮和山炮的不同。

    然后把加农炮的概念告诉了张道立。

    张道立疑惑:“这加农炮为啥叫加农炮?”

    霍海随口胡诌:“哦,加农炮,本来是加浓,但是火炮怎么能有水?就把三点水去掉了,留下了农人的农。”

    其实加农炮名字来源是因为铸铁加农石,而在国内,叫做红夷大炮,意思就是红毛夷人的大炮,现在没红夷当然叫不了红夷大炮。

    所以霍海也懒得取名字了,叫加长加粗炮,那在后世才是会被反复拉出来鞭尸,干脆就叫加农炮了。

    至于解释,就用加浓两个字,表明火药量加大,表明这种大炮的特点。

    不过,加农炮注定了只是个过渡。

    用撞击的方式,只能是初代舰炮。

    真牛批,还得看爆炸。

    但霍海之所以要告诉张道立加农炮而不是让他直接研究爆炸炮弹,就是怕他把自己也整封神了。

    人才难得,现在那些小字辈要有张道立的理论水准,如果靠自学和研究,至少要一年。

    而活着的张道立一年后可比现在厉害多了。

    所以,循序渐进,让他先搞出厉害的炮管,然后再慢慢进步吧。

    虽然红夷大炮经常炸膛,但红夷大炮什么材料,他们现在用的可是钢材,这样危险系数远比历史上制作红夷大炮安全。

    霍海还介绍了一些武器设想,张道立都一一的记载了下来。

    跟张道立谈完,霍海才起身:“不耽搁你们收拾东西了,准备出发吧。”

    张道立忍不住流泪:“副院长,此一去,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了。”

    霍海:“珍重吧。”

    一辈子遇不上?理论上的确,张道立在成都搞研究,等退休后就去三清山了。

    但……想得美。

    刘彻的意思,让天师封号像侯爵位置一样遗传,还不明白啥意思吗。

    给你后代好处,让你奉献自己啊。

    倒不是刘彻非要张道立死在研究线上。

    而是张道立带着最先进最厉害最恐怖的武器制造的配方,放他回去?

    不可能,未来张道立一定会被难住,而难住他的不是别的问题,而是帝国需要他继续教学生,脱离研究一线后,为教育一线做贡献。

    等年纪再大点,想要回去,也不可能回去了。

    或者,等那时候,新的前沿技术已经远超学校里掌握那些东西后,老教授老天师张道立就可以上山了。

    但,在成都或者长安住了一辈子已经年纪大到走不动路的张道立还会回去吗?

    甚至张道立的儿子会愿意回去吗?

    张道立现在还不知道,形容蜀郡有句话,叫做,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他儿子在这个地方长大,以后搞不好都不会走了。

    恐怕,还是只有创教人第三代才会回归三清山祖庭。

    这剧本,提前就写好了。

    不过,这好歹不是强迫的,而是一些小技巧引导的,如果换个地方比如宛城,距离三清山又近,未来张道立要跑路,还没理由能拦着。

    霍海辞别张道立后,来到了研究院最特殊的区域。

    此时,距离细菌项目研究已经两年了。

    大汉研究院已经搞出了无数震撼全长安全大汉的研究,搞出了大量划时代的产物。

    但是这个最早开始设立的研究项目,至今出产量不大。

    目前为止,细菌研究的助攻对象依旧是青霉素。

    但目前为止,项目还停留在培养的青霉素能杀死大量细菌,但青霉素无法提取阶段。

    青霉素的提取的确太费劲了。

    前世发现青霉素的人一开始压根就没想过提纯,这个东西直到十年后才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注意。

    因为是在二战之中,相关科技获得了绝对的资源倾斜,花了足足两年时间从世界各地的泥土中分离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而那时候他们的科技明显比大汉目前高。

    不过好消息是,当时仅仅一年后,国内科学家就做出了浓度没那么高的青霉素。

    但这些都没法注射,只能擦拭使用。

    注射,可能会死人。

    目前整个青霉素研究,应该处在二战研究的第一年末到第二年初的阶段,还需要时间。

    好消息是,目前从其他方面抑制了细菌感染的问题。

    坏消息是,霍海知道,距离历史上大哥病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已经不足两年了。

    好消息是,现在霍去病似乎没有太多的理由要去草原上了。

    坏消息是,他有理由去岭南,岭南可能存在的细菌类流行病把草原上吊起来打。

    霍海看了研究日志,也就没有多说了。

    这,不是随便能搞出来的。

    倒是这个研究项目研究人数已经从几个人,变成了几百个人,目前青霉素没进展,但其他东西有进展。

    比如和落下闳合作搞显微镜,已经搞出来了,只是倍数没那么高。

    比如大蒜素已经提取出来了,临时使用没什么多大的问题。

    比如青霉素的小白鼠注射,已经成功了。

    比如狂犬病疫苗接种案例,已经有了!

    路博德在今年开春时,还在右北平。

    那边也有很多疯狗案例。

    因为路博德在研究,而普通人都知道他在研究对付疯狗的方法,所以有人被咬伤后,就找他去治疗。

    路博德被霍海指点过,理解了免疫疗法的实验过程,已经从兔脑髓搞出了疫苗原液,然后对几个伤患进行了少量多次,量逐渐递增的疫苗注射。

    其中六例是完整的观察周期,五个没有发病,一个还是发病了。

    这应该说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路博德那边对这方面的研究,反而走在了前面。

    毕竟研究院这边可不敢随拿人做实验,而路博德才不管这一套,他不救,那病人就死定了,所以药往上怼,一开始也是治死了好十几个的。

    换成是研究院的研究员,早就emo了,而路博德根本不会有心理负担。

    所以,反而进度飞快。

    霍海看报告时,义妁和彭衣都从各自的研究室出来了,因为细菌研究极容易死人,所以两人都是在远处各种消杀,然后才靠近霍海。

    过来时,他们身上还一股化工味道。

    这些都是彭衣在战场上试验过的消杀类石油化工产品,还很粗糙。

    看到彭衣,霍海打趣:“侯爷您好。恭喜恭喜啊!”

    彭衣哈哈大笑:“副院长您别搞~”

    霍海严肃起来:“我今天过来,是要跟你们讲一个在书上看过的故事,或者说是历史。”

    历史?彭衣:“发生在什么时代?”

    霍海:“大概是炎黄子孙的时代。”

    炎黄子孙的时代?义妁心想,那就是羌人汉人分家的时代?

    霍海:“书中记载,那个时代,东海上有一座岛,岛上有一群凶残的长得和人一样行为却不似人的鬼怪。”

    “他们进攻华夏大地,最终让我们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

    义妁瞳孔紧缩:“多少?!”

    霍海:“最终历经十数年,华夏子孙才把鬼子们赶出华夏。”

    彭衣整个人都不好了,极度气愤。

    作为一个医生,彭衣救一个人要花多大的劲儿啊,杀了咱们多少?三千五百万人?差点亡国灭种啊!

    彭衣:“副院长,这是哪儿看的?”

    霍海:“这书已经没了,我只能告诉你这是真的。我没骗过你们吧?”

    两人摆头。

    霍海:“所以,我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是因为,他们该付出代价了。”

    “不过,白白杀了也挺可惜的,那就……让他们在科学上做出贡献吧。”

    彭衣:“这好吗?”

    义妁摆头:“不好吧。”

    霍海:“历史中,他们也这么做过。”

    彭衣:“我去统计要做实验的项目。”

    义妁:“不会手软的。”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么?那似乎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详细说完后,霍海离开了研究院。

    ————

    求月票支持!过了新书期没曝光度了,这个月稍微冲击一下分类月票榜的位置。书友们兄弟萌帮帮忙!

    还有月票抽奖活动,天高拿出了六七千稿费来抽奖哟!

    《大汉有活爹》十二月月票抽奖活动正式开始!

    一等奖小米智能手表S3,799!

    二等奖rendmi Buds 5pro,399!

    三等奖redmi buds 6s,199!

    更有一百位幸运奖零食大礼包,50!

    快来投票吧!!!

    投票自动参与抽奖,12.07晚七点半截止,截止时刻在书友群直播抽奖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投票越多,中奖概率越大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