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把握问题 问道欧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把握问题 问道欧美 (第2/3页)

会影响烟叶的营养发育。

    第二,肥料结构错误,主要是因为烟叶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最佳比例为1:1.5:2,但这里的烟农主要使用氮肥,氮肥能促进烟草长个子、增产量,而只施氮肥是出不了好烟叶的。

    第三,这里的烟种得太晚,生长期不够,发育不良。跟美国比,种植时间晚了将近一个月。

    第四,种植密度过高。美国最好的地,一亩才种1100棵左右,差一点儿的种1050棵。但云南这里普遍密植,大部分每亩多达2200棵,阳光只能照到顶部的几片烟叶,根本无法充分照射。

    第五,采摘过早,成熟度不够。优质烟叶的含糖量和含碱量(尼古丁)要均衡。采摘过早会导致含糖量很高而含碱量较低。这里的烟叶糖碱比例是28:1,而美国烟叶的糖碱比例基本都在10:1以下。糖碱比高的烟叶,无论下多少工夫,也生产不出足劲、醇香的卷烟。而糖碱比低的烟叶,从叶片表面就看得出来,成熟的烟叶表面有一种褐色的烟斑,像人的老年斑,这种烟叶生产出来的烟就特别醇香。

    左天觉的这一番论述,把褚时健完全给迷住了。他发现左天觉不像传言中的那样不懂中国烟草,而是懂得特别多,他下决心要聘请这个美国人做顾问。

    大开眼界的美国之行

    在左天觉的安排下,褚时健带着一行人前往美国。他们的目的就是看美国如何种植烟叶,如何加工香烟,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在全世界都受欢迎、售价高达五美元一包的“万宝路”。

    褚时健等人一共在美国考察了四个星期,从美国东部历史悠久的烟草种植基地弗吉尼亚州到总部设在纽约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再到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他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细致地学习美国烟叶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从选种、栽种、施肥,到最后的采摘,都记得非常认真。有疑问的地方,美国人都会耐心而诚实地告诉他们,或者,他们会请教左天觉。

    褚时健发现,美国每户烟农都有一本指导他们怎么种植的小册子,如果谁家不按这本小册子的指导进行种植,谁家的烟就没有人要。他想,这就是科学种田的标本了,什么时候中国的烟农也这样就好了。

    褚时健说:“去美国一看,看到美国烟叶,我们总算搞清楚了什么才叫成熟。人家在田里的烟叶确实养得成熟多了。如果不去美国看看,虽然从左天觉那里也能了解不少,但心里还是感觉不踏实,而看过之后,踏实了、有谱气了。我说这个我们做得到嘛,种稀点儿,肥料按规矩来,成熟度养够,这个我们有办法嘛,所以,照着人家那样来,心里有谱气了,胆量也就来啦。”

    美国之行让褚时健大开眼界,也备感兴奋。他羡慕美国的市场经济,企业用钱什么都能在市场上买得到,烟叶、束丝、盘纸、铝箔等,都不需要国家来调拨和控制。褚时健骨子里流淌的,是市场自由竞争的血液。他看到市场自由给了美国无穷的机会,也给美国带来了财富。美国的富庶比他之前想象得要强得多,普通人家也有很漂亮的房子,并铺着华贵的地毯,而他们又是如此好客。在一家农场,农场主人招待他们,并耐心地询问他们的需求,农场女主人的优雅与真诚也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技改三大难题

    到欧洲和美国考察过后,褚时健已经完全掌握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药方”,他越来越自信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找到机会来实施他的想法。他决心双管齐下,两面突破。

    但是,设备引进的难题有三个:

    一是外汇。中国是一个外汇严格受管制的国家,任何企业都没有持有外汇的资格,而且,这个时候的玉溪卷烟厂也没有创收外汇,所以,外汇需要求助政府,而这个时候政府的外汇也是非常紧缺的。云南省每年的外汇收入,主要由土特产、矿产出口创得,大约每年1000万美元左右,但全省的外汇支出这么多,因而,实际上云南省也不能解决褚时健面临的外汇问题。

    二是外汇指标。即使你能想办法搞到外汇,但计委有使用外汇的指标,没有这个指标,有外汇也花不出去。

    三是设备引进更新需要上级部门的批准。玉溪卷烟厂的设备引进,不仅需要云南省轻工厅、云南省计委,还需要云南省政府来批准。

    解决这三个问题往往是身心俱疲的公关大战,大多数企业都望而却步了。不过,像褚时健这么坚忍的人,即使再多几个难题,他也会执着地解决。

    签“军令状”

    从欧洲回来后,褚时健就一边琢磨一边等待。这个机会终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来临了。

    1984年下半年,他得到通知,参加云南省计委、轻工厅等几个厅局关于使用外汇进行技改的会议。原来,国家为了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对技改资金实行大额外汇贷款。凡有外汇偿还能力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外汇贷款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

    褚时健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和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开会,决定申请1000万美元额度的贷款,这样就能够引进一条德国的制丝生产线,再加几台英国的卷接机。当他带着总工程师李振国从玉溪赶到昆明后,发现竟然还有外汇贷款额度没人敢要。于是,他临时决定把申请的额度从1000万美元增加到2300万美元,所有没人敢要的额度他全部揽了下来。这让现场所有人都大为吃惊,包括主持会议的副省长朱奎。

    省计委的领导直接问他:“老褚,你要这么大的额度,赔得起吗?怎么赔?”褚时健寸步不让:“再批干把万美元,我也敢要。”引进MK9-5的经验和在欧洲的考察,让他信心十足。

    但玉溪卷烟厂的申请还是被压了下来,谁也不敢给他们批这么大数额的外汇贷款。

    一起去申请贷款的还有昆明卷烟厂的领导,有趣的是,他们相互提醒对方,褚时健建议对方多申请一点儿,机会难得;而对方却善意地提醒褚时健,这么大金额的贷款,风险太高,如果还不了要负责任的,建议褚时健少要点儿。最后,这家烟厂要到800万美元的时候就不敢再往上要了。这个时候,玉溪卷烟厂已经完成了对昆明卷烟厂的全面超越。

    外汇贷款的报告搁浅让褚时健有点儿沮丧,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失望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