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等待变化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章 等待变化的日子 (第3/3页)

性规定,而是把权力下移,比如,加薪的40%由每个车间或者小组的职工自己来决定,相互竞争,信息相对对称,就会合理很多。

    但是,历史的惯性让很多不合理成了一种常态、一种思维习惯,要做好,就得按另一种思维方式出牌,这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撕裂感。这种撕裂感在褚时健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有时候是他撕裂现实,有时候是现实撕裂了他。这成了他性格中的某种悲剧因素。

    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特殊基因

    既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叉没读过商学院,甚至也没有见过别人具体怎么管理企业,褚时健经营企业的基因到底来自哪里呢?

    他不仅没上过大学,而且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这使他对继续上学慢慢失去了兴趣,之后才投身中国共产***的革命运动。

    他在企业经营中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利益平衡”和“经济效益”,这成为他在企业经营中频频获胜的关键因素。他所有的经营管理方法几乎都围绕着这两个因素展开。这两个因素的形成则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最后成了他思维习惯的重要部分。

    “利益平衡”理念的起源,要追溯到他很小的时候。他常常回忆起,每遇荒年乞丐到他们家要饭的情景,家里本不宽裕,但妈妈还是要给乞丐半碗饭。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妈妈也总要接济一下困难的村邻。

    这两个事例在他心里形成了很强的暗示,而不仅仅是一个善举,这对他后来不断强调的“利益平衡”起到了启蒙作用。

    如果说少年时期的经历更多是一种潜意识,那么他在青年时期所亲历的“征粮”和“减租退押”,则促成了他对“利益平衡”的理性思索,并固化成了他的企业经营理念。

    那两次运动中,褚时健都是最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的人,他的法宝就是利益平衡。征粮的时候,战友朱某某因为行为太过火,向农户要的粮食数额太高,并动用武力,最后不仅没能完成任务,反而被袭身亡。褚时健具有一种特别的现实主义性格,很好地揉进了利益平衡原则。他说,田是跑不掉的,用尺子一拉,亩数就出来了,然后,根据土地的税利、肥瘦条件定出单产,再除以人口,剩余的粮食就算出来了。即便如此,也不能把人家的剩余口粮全部收走,要留一点儿,这就是利益平衡。双方协商,都有好处和出路。征高了,农户不千;征低了,他完不成任务。取得平衡就好了。所以,他总是在别人还没有动静的时候,或者还在抓人、打人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任务了。“单顾我不行,单顾你也不行”,这就是他的利益平衡哲学。所以,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区长。

    “减租退押”,针对的人群是地主。政府财政困难,要求把地主的那些财产——“浮财”统统挤出来。这个比征粮要困难,征粮看得见土地,“浮财”却是看不到的,信息处于严重不对称状态。褚时健的方法还是“利益平衡”。因此在“减租退押”过程中,褚时健没有使用粗暴的方法就完成了任务。

    这些经历成了他一生的烙印,养成了他顽强而特别的现实主义性格。这种现实主义性格有几方面要素:与人合作,必须给人利益;利益的产生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只有一个人赚钱的生意;适当让渡利益,常常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现实主义色彩浓郁的个人风格,是褚时健管理哲学的基因。

    他的“经济效益”理念,最早的源头要追溯到他小时候在家里蒸酒的经历,他从小学会计算一百斤苞谷要出多少酒,烧多少柴才能赢利。如何多出酒少烧柴,他要找方法。“经济效益”是一个动态关系,它反映的是投入产出比。褚时健很早就掌握了这个动态模型,不能只强调收益,也不能只强调成本,而是应该寻求一个最好的比值。在后来的很多实践中,他总是加大成本,收益也随之翻倍增长,像神奇的乘法一样。这就是他所追求的经济效益。

    少年时代早期的经历,加之在“***”“******”中的经历,使他对经济效益格外看重。到他在曼蚌糖厂和戛洒糖厂做管理者的时候,他对效益理论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无出其右了。

    褚时健还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商业算术天分。它与一般的数学计算不同,而是一种直觉性地把握事情要害的能力。褚时健总能迅速明白商业活动中的成本和效益要素何在,然后再进行简单的计算。一般人不明白,以为褚时健数学很好,恰恰相反,褚时健的数学很糟。其实这完全不是数学,而是一种商业赢觉。这种商业直觉是无法拷贝的东西,外人无法知晓其中蕴含的核心竞争力。

    他有一种特殊的思维结构,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都是一种约束性思维模式——能怎么做,首要考虑的常常是“约束条件”,包括那些不合理的约束条件。而褚时健是一种应然性思维模式——该怎么做,他往往首先不考虑约束条件,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约束条件。在“应然性”和“约束性”之间碰到问题的时候,他再想办法来补台,这是他能先人一步的重要因素,而这一步,在大多数人眼中常常是触目惊心、心惊胆战的,而他走得自信而踏实。这是一种领导者和变革者的天然气质。

    他还拥有另一种特质:在反对声中前行。很多时候,反对声往往使他的思维更加清晰,成为他思考和前行的营养。他不是赌徒,而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当他自信的时候,再强的反对力量也很难阻止他。

    这就是褚时健的管理基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