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言 见证风雨二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前言 见证风雨二十年 (第3/3页)

边是什么,天苍苍、地荒荒——那么,等着他的是什么?

    就是在河口宾馆他的那个房间告别的时候,他说:“拖累你了,小先,我早就有这个意思,想认你当我的女儿,映群也同意,现在这种情况……”我告诉他:“下次见到你,我会叫你爸爸。”

    这个“下次”是在两年之后,我到云南省第二监狱去探望他。我当时的一声“爸爸”,让他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时间走到了2013年。这十多年间,我们多次谈到了传记的写作。时光改变的不仅仅是命运,还有心态、认知。从当初的不敢触碰,到后来的坦然面对,从当初的坠落深渊到人生的触底反弹,到达了人们口中的“第二次辉煌”,我们终于可以平静地面对所有的经历。这时候,也许才是写这本书的最好时机。

    感谢博集天卷的年轻编辑毛闽峰和陈江,他们在两下玉溪采访的过程中,对褚时健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这本书的写作有了一种与猎奇和炒作不同的真诚态度,最终让我决定开始本书的写作。

    为了让这本传记尽量地客观公正和更有价值,我请我的朋友张赋宇和我一起写。他曾是一个资深的财经记者,现在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在企业经济模式、经营管理和褚时健的经营管理思路方面有着我所欠缺的认识和解读。

    感谢律师马军,在过往的二十年中,他和我们有过很多次命运的交集碰撞,并为本书提供了帮助。

    感谢褚时健用自己波澜起伏的人生,成就了本书的龙骨,还要感谢他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信任,为本书签下了独家授权书。

    2014年8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