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第3/3页)

0斤,值银0.15—0.16两之间。此时的一两大约能兑换1500文左右。那么每斤盐的价格大概在十文钱左右。但松江属于产盐区,价格相对来说还算较低。

    若是到了陕西,则盐价就相对比较高了,每斤盐要十几文了。

    若是按照宋应星的记载,每50斤盐,价格贵时,需银5钱多。但价格便宜时,则只需4钱多银子。所以,按照正常的价格体系,在明代,盐每100斤,其价格大致徘回在值银0.8—1两之间。

    当然,保证这个价格的前提是,不能有灾害,暴乱,战争等等一系列的前提。

    《万古神帝》

    若是灾荒年间,一些不法商贩敢把一斤盐卖到上百文,甚至几百文。

    朱由检的思想就一条,就是便宜。

    大海里晒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少成本?

    八文。

    就是要比你们便宜。

    于是在徐应元暗中派人宣传下,京城有一家盐铺开始卖盐了。八文钱一斤!

    老百姓得知消息后都跑去抢盐。八文钱一斤,四舍五入相当于白送啊。老百姓得了实惠,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哪来的便宜盐?

    哪来的不懂规矩的盐商?

    打价格战是吧,来吧。你卖八文,我也卖八文!

    第二天

    徐应元让人在盐铺外挂了个七文一斤的招牌。

    还降价?

    我也降!

    第三天

    六文一斤。

    又降?

    跟着降!

    接着是五文,四文。

    妈的!不能再降了啊!要赔钱了!快找人查查这帮孙子到底是什么底细!

    结果一查发现,原来是天津刚建了一个盐场。

    私盐!?

    胆敢明目张胆地贩卖私盐!还跟我们打价格战!?抓人!

    可这些人妄图动用自己手段的时候发现,不好使。这个盐场没人敢动,背景深厚,是个硬茬。但具体怎么回事儿不知道!

    背景深厚?总不能是皇帝放着官盐不管自己卖私盐吧?

    我们要告状!天津那京畿之地,天子脚下!竟然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巡盐御史干什么吃的!?

    一时间,弹劾巡盐御史的折子,要求严查塘沽盐场的折子如雪片一般往宫里飞。

    他们决不允许一个不懂规矩的家伙动这块儿蛋糕。

    朱由检坐在宫里看着一份份奏折,想着这些人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很舒坦。

    他叫来了范景文,将折子让他看了看。

    “陛下,这些人的能量深厚,还有他们动不了的盐贩子?到底是什么背景?”范景文看完之后也奇怪问朱由检,却见朱由检一脸微笑。

    哦。

    明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