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八章 盐场 (第2/3页)

    “回禀陛下,臣略知一二。”

    “那就行,朕准备在天津建立一个大型盐场。这两日你去一趟,帮朕选址!”

    “是,陛下。”

    宋应星已经习惯了,大事儿小事儿都能用的上他。没法子,谁叫他啥都会呢。

    宋应星走后,他又扒拉这着地图看了半天,天津盐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台湾,朝鲜。只要运力能达到,搞死那些盐商指日可待。

    天津,先从天津开始。

    “王伴伴,传徐应元。”

    徐应元最近很清闲,无论是环球商贸和环球银行都已经步入了正规,他只需要在一些大的决策上做决定就行。

    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他就汇报给朱由检。

    进宫的路上,他还疑惑。

    万岁已经很久没召见自己了,眼下年关刚过,难不成陛下又有新动作?

    想到这,徐应元很是激动,给陛下干活好啊。面子里子都不缺。

    “奴婢徐应元叩见万岁!”一照面,徐应元就跪在地上高声唱喝道。

    “起来吧。最近是不是很清闲?”

    “这...”徐应元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就是很闲也不能说很闲吧。

    “好了,朕都知道。接下来你得忙起来了。朕准备在天津建一个盐场,专门生产海盐,你负责此事吧。”

    “谢万岁!”徐应元一阵狂喜。这又是个大肥差啊!

    “先别急着谢恩,此事你需要隐在幕后,切莫走漏风声,把官家背景给暴露出来。”

    “是,万岁!”

    “去吧,朕会给宋应星下令,让他派人陪你去选址。”

    正月十八

    宋应星亲自和徐应元一起出了京城,前往天津为盐场选址。

    在建立盐场这方面,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后世的塘沽盐场就建在这里。

    后世的塘沽盐场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万亩盐田,年产海盐三百万吨以上。

    三百万吨,就是几十亿斤。整个大明的百姓加在一起也吃不完。

    不过眼下他不可能建出这么大规模的盐场,能有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产量就不错了。

    正月二十

    徐应元回来了,在宋应星的指点下,把地址选在了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地。征得朱由检的同意后,徐应元开始招募工匠,修建盐池。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用水泥建盐池,既方便又快捷。加上水泥速干的特性,建好的盐池两三天便能投入使用。

    二月初八

    第一批出产的食盐坐着火车进了京城。

    既然盐产出来了,那就得卖。如何定价成了一个大问题。

    明代的盐价,大抵亦可以明末松江府与陕西为例加以说明。崇祯初年,松江府的盐价为每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