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渔家傲 第八十六章羌管悠悠霜满地(六) (第3/3页)
而现在原本并不宽裕的西安府,已经是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更是一举解决了粮荒问题。
不过随之而来的治安问题,就随着人流的增多,也跟着增多了。
“张鹤鸣可是给你来信了,上面说西安府的治安情况可不是很好,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李定国读着最底下压着的一封亲笔信。
“他可真够大胆的,居然在公文里里面夹着私信。”
李长庚嘟囔了一句,道:“这件事情,给皇上送过去,需要调兵,还是加强捕快巡查,需要他定一个基调。”
“定什么基调?”
李长庚话音刚落,崇祯就吃饱了饭没事的溜达了过来。
一路上忙碌的人很多,被崇祯提前挥手示意不用多礼,也就没有人前来通报。
李定国把手中的奏折递给了崇祯。
崇祯看了一遍,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人员密集流动,确实会引起治安的问题。
总有些人喜欢铤而走险,不劳而获,可这个问题不解决,他的交易税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拟旨,调卢象升带兵五千回西安府镇守,当地捕快全力配合。”
现在的捕快人手太少,只能起个威慑的作用,真正有力的还是军队。
李长庚知道,只要军队回去,就意味着皇上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在崇祯的队伍里。
一开始从西安府跟着的人,除了李长庚,就只有张鹤鸣还能勉强跟上整个大明改革的步伐。
而杨鹤作为名义上的三边总督,已经到了养老的地步了。
“现在京师暂时无事,要不咱们亲自去一趟西安府?出来也有半年多了,还不知道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崇祯精力旺盛的,现在需要四处奔波,才能让他不想女人。
在皇宫里待着,一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皇嫂张嫣,晚上做梦也能梦到,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他的想法中,只要远离,应该就能解决掉自己的妄想。
毕竟大明赫赫有名的“秦淮八艳”,除了马湘兰已死,其她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个小孩子,年龄最大的柳如是也才十二岁。
他就是在饥渴,也没有办法一个人爬到秦淮去私会一位青楼女子。
“臣觉得,皇上还是待在京师最好,要是皇上不放心雍州,陈可以亲自去一趟看看。”
李长庚现在可不敢让崇祯随意的乱跑了。
上一次还是因为京师告急,崇祯带着一万人的队伍,说是去带兵打仗,可走到半道上缺粮跑到天津去了,这算是怎么回事?
若是真的按照军法来办的话,那可是死罪啊。
崇祯就知道李长庚他们大概率鬼拒绝。
上次的事情,他做的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过分,可那是因为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而他自己又不好一次把老百姓活命的口粮都给夺走了。
所以才宁愿违反军纪,到别的地方找出的。
而不愿意因此而开一个兵过如匪的坏头。
要是有人有样学样,那么大明的军队,就真的会被毁了。
“我看你就是想要跑路,留人家李定国在这里,是看人家年轻好欺负,还是怎么地?”
崇祯也立刻揭露了李长庚的小心思。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权利,却总有人想着偷懒,崇祯自己也在偷懒,可他不愿意惯着自己的内阁首辅也跟着偷懒。
除非李长庚答应和他一起去西安府逛逛。
“我觉得皇上亲自去视察一番雍州的民情,是一个好事,也顺便看看,那些被底层百姓选出来的官员,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办事。”
李长庚立刻改口,不就是想出去玩吗。
答应了还不成。
反正政绩京师,有皇上和没皇上大概都一个样。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爱卿不辞辛苦走访地方,朕也要以身作则才行。”
李定国捏呆呆的看着两人在他面前表演,从觉得两人能够把偷懒这件事情,说成是体察民情,走访地方。
很有大明官场的那种味道。
而这么一来,就剩他一人在主持政务了。
瞧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李东国忽然有些想哭。
做官原来是这么难得吗?
怎么和他印象中的那些官老爷们都大不一样?
李定国也想跟过去,却开不了口,只能闷闷的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解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