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公子成蟜的潜藏势力,有如滔天洪水的反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五章:公子成蟜的潜藏势力,有如滔天洪水的反噬 (第3/3页)

当,抱拳低头。

    “禀王,太子,是骜出的主意。”

    “原来是蒙公。”秦子楚点点头,依旧是一脸微笑:“蒙公可知那竖子犯了甚事啊。”

    侍候在太子后侧的少常侍嬴白目光搭到蒙骜身上,等着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将说话。

    做为太子心腹,她很清楚太子是在试探。

    在场的谁都猜得出公子成蟜为什么被下咸阳狱,但谁都不能说出来。

    说出来,等于知法犯法。

    知道公子成蟜犯了什么事还来说情,那心中对公子成蟜至少有一丝认可,情有可原嘛。

    对公子成蟜的一丝认可,就是对太子的一丝不认可。

    敢这么说出来的,不是没脑子的蠢货,就是心中对太子不满。

    不完全忠诚,就等于不忠诚。

    “不知。”老将蒙骜摇头。

    这个摇头让在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包括秦子楚。

    秦子楚更放松了一些,指着另外三个人,对蒙骜调笑道:

    “哦?蒙公不知道那竖子做了甚事,就找了另外三公来为那竖子讲情……行吧。”

    秦子楚咂咂嘴,手掌向上平举,示意蒙骜。

    “蒙公请说。”

    蒙骜应了声“唯”,沉声道:

    “请太子赐下秦王剑,骜自裁之。”

    秦子楚:……

    世界的不真实感又席卷而来,你蒙骜一把年岁也染狂疾是吧?

    他勉强笑笑。

    “蒙公为何能说出这种话呢?因为甚啊?”

    蒙骜屁股抬起,从跪坐变为下跪,对着秦子楚抱拳。

    “全天下人都知道,我蒙骜是武安君副将,一身本事都是武安君所教。

    “武安君死后,我没有自杀而追随而去,是因为武安君乃因不尊王命而死。

    “我忠于秦国,忠于我王,在忠于武安君之前。

    “可现在,我连唯一一个在武安君死后,替武安君说话的孩子都救不了,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

    “请太子把赐死武安君的秦王剑赐给我,让我追随武安君而去吧。”

    这个回答让秦子楚对蒙骜大为改观。

    他本以为武将都是一些粗线条,没想到也有讲究人。

    蒙骜说忠君忠国在忠武安君之后,而他秦子楚现在恰恰不是王,是太子。

    既有了为公子成蟜求情的正当借口,同时还对他表了忠心。

    秦子楚还没来得及对蒙骜的话做出回应。

    同样做过武安君白起副将的老将王龁也是跪着起身,抱拳道:

    “龁也一样!”

    秦子楚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走过去一手一个,搀起两位老将,泣不成声。

    “父王早薨,我秦子楚何德何能,为二公如此看重。”

    这番真情流露,让仍旧跪坐的麃公、王陵都有些不自在。

    起来一起表忠心,这时候就太刻意了,太舔。

    坐着不动,又显得不忠心,不拿太子当回事。

    正在二人如坐针毡之际,太子已抹去眼泪,向二人鞠躬致歉。

    “子楚一时失礼,怠慢了二公,还请二公宽恕。”

    麃公、王陵自是言称不敢。

    四人重新落座,秦子楚泪痕犹在,笑着问麃公。

    “那,麃公知道那竖子犯了甚错?”

    麃公彪是彪了点,但不傻,摇头道:

    “不知。”

    “那麃公又是因为谁而来呢?我不记得麃公有做过武安君副将。”

    “我不因为任何人,只为还公子成蟜一份情!”

    秦子楚哈哈大笑,极为夸张,指着麃公道:

    “麃公是在给寡人讲笑话吗?

    “那竖子方七岁,这么高个。”

    右手平举比划一下,指着麃公胸。

    “他连麃公的胸口都不到,也不会排兵布阵,对打仗一窍不通,麃公如何会欠那竖子一份情。”

    笑声渐小,笑容还在脸上,左右两根手指在空中画下一个大圆。

    “还是,如此大的一份情。

    “下咸阳狱的人,可很少有活着出来的。”

    麃公冲着太子微微低头。

    “臣失礼了。”

    抽出双腿,箕(ji一声)坐于地,撩起腿上袍子,晒出两条长毛黑毛的腿。

    麃公右腿伸出,手指在小腿上按压,一压一个小坑。

    “太子请近前来看。”

    秦子楚提身过去,低头去看。

    麃公腿毛太重,那些小坑都藏在腿毛间,秦子楚漫无目的的去看,什么都没看到。

    “麃公让我看甚?”

    麃公就让太子自己试验,以手指按压其小腿。

    这次秦子楚一上手就发现了,麃公的腿按下去之后皮肤回弹缓慢,坑印极其明显。

    [这也没什么啊……]

    太子心说,脸上极为关切。

    “寡人竟然不知道麃公一直被这重疾折磨,这是寡人的失职,寡人立刻叫太医令来为麃公诊治。”

    麃公重新跪坐,拱手道谢。

    “多谢太子好意,早就看过太医了,太医说是水胀,说臣脾、肺、肾不好。罗里吧嗦说了一堆,我也没记住,但算不上甚重疾。

    “只是此病一旦久跪,腿脚就会肿,发紫,数日才会消下去。期间疼痛倒不算甚,就是那酸麻的劲,臣是真吃不消。吃不下饭,睡不下觉。

    “全倚仗公子成蟜的椅子,让臣能够照常上朝,拖此残躯为秦国分忧。这椅子对他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对臣来说确是一个再造的大情。”

    秦子楚一脸唏嘘,喟然叹道:

    “想不到那竖子的椅子竟有这般妙用,为我秦国挽回了一员大将。

    “如此看来,这人,寡人不放还不行了。”

    四个老将眼有喜色,正要齐声谢恩时。

    秦子楚话锋一转,看向最后一位老将。

    被剥夺官职,曾为上卿的五大夫,王陵。

    “王公多年不在朝,子楚很少见之。

    “今日侥幸得见,子楚还想听听王公的理由。”

    视线下移,看向王陵双腿。

    “王公也水胀乎?”

    王陵虽年迈,但坐的正且直。

    “庶民无水胀之苦。”

    “那就是也因为武安君而来?子楚记得,王公和麃公一样,也没有做过武安君副将。”

    “是,又不是。”

    “这倒是奇了。”秦子楚鼓掌笑道:“何谓是,又何谓不是,请王公指点一二。”

    八九年没在朝堂露过面,影响力却依旧不小的五大夫长出口气。

    “我没做过武安君副将,这是我王陵的憾事。

    “在秦国当兵的,哪个不服武安君?

    “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

    “鄢郢之战,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烧毁楚国的宗庙,淹死楚军民数十万。

    “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十五万。

    “陉城之战,攻占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余人。

    “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五万。

    “在座的都是带兵打仗的,太子刚亡了东周国,都知道这战绩意味着什么。

    “光说,我王陵都心肝发颤。

    “要不是曾于武安君并肩作战,攻城略地,我绝对会以为这是杀良冒功。

    “这就不是人能打出来的!孙子、太公望复生,他俩也不行!”

    老人说着激动,拍得地面“啪啪”作响。

    “可这么一位军功卓著的武安君,竟死在了范雎这个小人手中!

    “这不是武安君的耻辱,而是你!你!你!”

    他指蒙骜,指,麃公,指王龁,最后拍着自己胸口。

    “是我们,我们所有秦国武将的耻辱!

    “一个强大的国家,就该是文臣死谏,武将死战。

    “我们一帮匹夫可以死,但不能这么死!

    “上了战场,敌人把刀架脖子上了,谁认熊谁他母是婢养子。

    “可他母的乃公在前面拼死拼活,后背一支笔飞来,从前胸扎出去给乃公戳死了,这算甚鸟事?

    “我王陵邯郸没打下来,先王拿我的官,我一句屁话没有。

    “本来嘛,败了就是败了,砍我头都理所应当,没那么多鸟理由。

    “接了虎符就是去打胜仗,败仗谁他母的不会打啊?”

    “可太子,武安君,他,他,他没败过啊……”

    王陵老眼半蓄泪水,声音发颤,情难自已。

    “我王陵折了五校兵马的鸟人都还活着,武安君,凭甚就死了呢,凭甚啊!”

    秦子楚眼也有泪。

    没顾自己,先给王陵擦眼泪。

    王陵冲太子不好意思笑笑,长出一口气,道:

    “庶民失礼了。

    “这些话,憋在我心里很久了。

    “先王在时,想说出口不敢说。先王不在了,说出来给谁听呢?

    “庶民来此,不为别的,就冲公子成蟜敢在先王面前给武安君说句公道话!

    “我王陵曾忝(tian三声)为秦将,就承这份情,就不能让他死!

    “他们说的甚神童、椅子、炒菜、麻将、扑克牌的,我王陵都没看在眼里。

    “全是奇技淫巧,耍闹误国之物,我老早就说这是个竖子,当不了王。

    “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竖子死啊。

    “这娃恶了太子,只要不是什么谋反的大罪,庶民王陵就倚老卖老一回,请太子放了他吧。

    “太子不想见他,就把他逐出宗庙,贬为庶民,放到我王陵身边来,我正缺一个孙子呢。”

    四个老将一起跪地叩首,高声道:

    “请太子释放公子成蟜!”

    秦国为将者,虽还有杨端和、樊於期、桓齮等人,但无一不是四位老将的子侄辈。

    秦国虽有军功制,但没有背景,能从底层爬上将这一等的,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爬到上卿之位的,更是只有白起这一位猛人,还是沾了宣太后弟弟魏冉的光。

    看着周围这四颗白头,秦子楚仿佛看到了全国秦军。

    他闭上眼,开始反思。

    他贵为秦国太子,马上就要成为这个天下最强大的秦王。

    他灭了周朝在这个天下的最后一丝血脉,斩断了周朝的气运。

    他凯旋,咸阳无人不欢呼,多少人冲着他喊王上。

    他昨日欲登基,除了王后无人反对,他众望所归。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发展。

    可为何,在将那个竖子下咸阳狱以后,诸事不顺遂了呢?

    王后出问题,还只是名义上的问题。

    四位老将出问题,可就是实质上的兵权问题了。

    他发动兵变,为的不就是兵权吗?

    [那竖子,哪里来的这么大势力……]

    秦子楚睁开双眼,温声道:

    “寡人今日若是说个不字,这静泉宫,是不是要再起用一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