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二一)二叔的谷风车 (第1/3页)
前排的同学似乎在示意什么,夏晓天下意识转头看向窗外。
夏凝在教室靠后面的窗户外向他招手。
这是破天荒的事情,太反常了。夏凝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回来过学校。按她的话说,她一来到学校就头晕,看到老师就紧张。
夏晓天急忙举手向老师示意,示意门口有人找他,老师看了他一眼,同意他出去了。
夏凝告诉夏晓天,二叔出了意外,被树压死了。
啊,夏晓天张大了嘴巴,怎么可能,这意外也太突然了。说昨天走的,夏凝说家里让夏晓天回去,一起处理帮忙后事。
夏晓天找到班主任,大致说了一下家里有急事,就急忙请假回去了。
农忙前,二叔找到父亲商量想要打制一架谷风车。
夏晓天知道,二叔和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只要二叔遇到拿捏不准的事情还是会和父亲商量。
谷风车,算是家家户户必备农具,使用率不高,但使用时间较为集中,但也没必要每户独自备一架,一般是两三家人共用一架,轮着用。但是偶尔会撞车,也算是不太方便,所以,家境殷实一些的人家,都会打算自家打一架谷风车。
稻谷收好了从田野担回来,担到晒谷坪摊开摊匀,只要日头够大,两天就可以晒干,下一道工序谷风车就上场了,原木打制的谷风车外形就像一只巨大的木牛,大嘴巴长在牛背上,把稻谷用箩筐从谷风车背上的大漏斗慢慢喂进去,左手控制谷子的流量,右手快速地转动谷风车的叶轮摇手,叶轮转动扇出的风就会把稻谷中的碎叶等杂质和谷粒分离,干干净净的稻谷,就从漏斗落到箩筐里,完成了碾米前的一道工序,然后倒进谷仓储存起来,晒干的稻谷在谷仓放个三两年是没问题的,往年支援前线征粮的岁月,谷风车可派上了大用途,家家户户的谷风车吱呀吱呀地忙得很欢快而光荣。
二叔找父亲合计打谷风车,父亲就对二叔说,那就把上次的师徒请回来吧,手艺利索价格实在。二叔说可以,就和父亲一起去了木匠正在打家具的雇主家里,谈好了,照例工钱三块一天,一天管两顿伙食,一架谷风车四天就做完,买一方的木材,剩的还能做几个凳头,简单交流后就这定下来了。
夏晓天从小就听闻街坊邻居的说道,整个镇,除了裁缝就数木匠吃香了,每天有做不完的活,一个师父一次只带一个徒弟,徒弟长期住在师父家里,担水做饭扫地喂猪每一样脏活粗活都不能落下,没有工钱不算,过年过节家里还要孝敬师父,每逢节日鸡鸭鱼肉不断从家里搬到师父家,能不能学到真本事,就看师父心里那杆秤还有学徒的悟性了,跟了师父三五年学不出来的情况也是有的,学无所成师父和徒弟不欢而散的情况也不少。这家师徒倒是很和谐,说是上一个徒弟出师了,就带了新徒弟,新徒弟勤快手脚麻利,学得快,还嘴甜会说话,深得大家喜爱,在乡镇名声很好。
父亲同二叔一起,和木匠师父谈好时间和价钱后,问题来了,二叔家没现成的木料。买的木料的话大概要三十多四十元左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二叔灵机一动说,不然先向隔壁村的邻居借用,日后再上山去伐些木料回来再给他还回去。这个主意很适合,因为新木料不能马上做家具,会开裂变形,新木料要自然风干一段时间才能做家具,风干木料至少要一年半载,所以有些人家里会存放一些木料,大多数是为了自用,一部分人家是为了不时之需卖钱补贴家用,也有少数人家是为了留到最后自己家老人百年后做棺木之用。
二叔找这些邻居借木料,这算是神来之笔。
整个乡镇以森林覆盖率高而远近闻名,因木材资源丰富,青山绿水确实就是金山银山,乡镇素有“金濑源”之称。离乡镇较远有几十个自然村落,村落旁边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树参天,这么自然村的村民们靠山吃山,这些原始森林和树木自然就成了他们的营生。
按地缘关系,自然村周围的森林和树木默认属于村民的财物,所以自然村民就自然而然地看守着森林。
乡镇里那些没有森林的人,如果需要一些木料,就会走到更远的地方,到那些远得被认为无主的森林去伐木料。那些默认为无主的森林那就远了,凌晨五六点出发,大概步行三、四小时,上午十点左右才能抵达目的地,把一棵大树砍到,然后用刀斧劈成方料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吃完自带的午餐,休息一阵开始返程,傍晚四五点才可到家。
通往森林的山路蜿蜒崎岖,极其难以行走,一小时也就只能行走两公里,这么算来,往返至少是十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