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第二十三话 渺渺兮予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章 第二十三话 渺渺兮予怀 (第3/3页)

。唯有子龙一直认为这是下山之人的意思,孔明是山野之人,下山之后不忘本,自称“山人”。虽然子龙并不了解这背后的实际含义,但至少字面的意思是理解了。所以,子龙是特别的,不同于一般人,但放在人群中无法看出不同之处,正如“山人”。

    12岁的小学生葛天明,现在是葛天氏的首领。他吟唱着与时代不符的诗歌,古衣无冠,被发跣足,在此除夕之夜脱离了群体,陪着男装的少女,迎接秦帝国的新年。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呢……小鱼,我们合一曲好不好?葛天氏的骨笛和陶唐氏的五弦琴一起演奏,来年一定可以什么都顺利的!”

    “五弦……你怎么知道的?”少女放下了手机,神情有些严肃。周瑜学习过五弦的曲子,但是用来演奏的乐器是七弦的琴。因为自周时起,就已经没有五弦琴了。原来的琴是五弦的,周文王加一弦,周武王又加一弦,遂为七弦,七弦琴就是古琴,琴为“情”,情之所在,托物言之。随着文明的发展,琴添了弦,情也添了种类,“人心不古”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千年万年过去了,人心依然不变,那么文明又要怎么发展?

    “小鱼家里的事当然要知道啊!最喜欢小鱼了~”葛天明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张五弦,正是陶唐氏的五弦,琴虽加弦,情可流传。

    周瑜接过五弦,神色柔和了一些,专心地调音。葛天明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这时候的周瑜是听不到他讲话的,所以,即使很漫长、很无聊也要耐心地等。既然选择了小鱼,就要无怨无悔地走到最后,葛天明永远都是葛天明,不是什么其他的人或物可以改变或替代的。

    “好吧,那就合一曲。”

    “小鱼同意了,太开心了~先等等,我去找几个人过来唱歌跳舞~”

    “你去吧。我先练习一下。”

    “嗯嗯,我很快就回来啦~”

    周瑜并没有在意葛天明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不在意他什么时候回来。此刻,周瑜全心全意地投入五弦的练习中,对音乐的痴迷,对五弦的执着,已经到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人或物能入她的心。所以,她所依赖的只有手机。假装自己正看着手机而思心中所思,让人不会打扰她。

    此生此身为女,对感情的重视多过了维持理智。或许是这个原因,她对于前尘往事耿耿于怀。能理解语言和文字后,又因今生所接触到的有关前世的文学作品与记忆不同而动摇,对近在咫尺的葛天明产生了误解而异常冷淡。对孙策的记忆,因“小霸王”这一本与此人无关的外号,执着地将前世未曾谋面的霸王放在了心中本该属于另一个人的位置。找错了人,放错了感情,即使是真爱,何异于“叶公好龙”?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陶唐氏之歌配以五弦琴,陶唐氏农耕劳作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从事劳作的人却是见过的。不是陶唐氏的人,是在盛夏时节穿着葛衣的外族。葛衣,葛天氏……诸葛……武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